自由開講》「黨外在野大聯盟」 轉述中共敘事的「自己人」?

◎ 嶼明

當中共持續以軍事恫嚇、法律戰與統戰滲透打壓台灣主權時,真正值得警惕的,不再只是對岸的戰機與導彈,而是那些站在台灣土地上、卻不斷替中國說話、轉述中共敘事的「自己人」。這股力量,正在以「黨外在野大聯盟」之名運作,實則行徑如同中共的「第五縱隊」,正對台灣的民主自由與全民國防進行系統性的滲透與破壞

前國民黨立委鄭麗文等人發起成立的「黨外在野大聯盟」。(資料照)前國民黨立委鄭麗文等人發起成立的「黨外在野大聯盟」。(資料照)

一、誰是境外敵對勢力?台灣法律早已明確定義

根據我國2019年通過的《反滲透法》明文規定,「境外敵對勢力」指的是「與中華民國交戰、武力對峙,或主張採取非和平手段之國家、政治實體或團體」。此項定義早已在總統與國安高層會議中明確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即屬境外敵對勢力。

同時,美國國防部每年發布的《中國軍力報告書》也反覆指出,中共針對台灣的飛彈部署持續擴張,從2001年的350枚短程彈道飛彈,至2010年簽署ECFA時已突破1300枚。這些軍事部署從未因兩岸交流或經濟合作而減少,反而逐年升高敵意。

更甚者,中共所制訂的《反分裂國家法》明確保留以非和平手段統一台灣的選項,此舉不僅違反聯合國憲章「不得以武力解決國際爭端」的基本原則,更是對台灣主權與國際秩序的赤裸挑釁。

二、誰在幫敵人說話?以「反綠」為包裝的親共聯盟

當全台掀起反國民黨的大罷免浪潮時,我們目睹了一個荒謬現象:一群政客、名嘴與意見領袖紛紛現身,不是為台灣發聲,而是反過來譴責民眾、模糊敵我界線、轉移社會焦點,形成一個「拿台灣身分證、替中共緩頰」的在地話語聯盟。

這些人包括:

馬英九基金會:馬英九不僅親赴中國謁陵,還在國際媒體上呼籲「要相信習近平」,活脫成了統戰的最佳代言人。

馬英九(左)不僅親赴中國謁陵,還在國際媒體上呼籲「要相信習近平」,活脫成了統戰的最佳代言人。圖為馬習二會。(歐新社檔案照)馬英九(左)不僅親赴中國謁陵,還在國際媒體上呼籲「要相信習近平」,活脫成了統戰的最佳代言人。圖為馬習二會。(歐新社檔案照)

館長陳之漢:曾以反共形象吸粉,如今高調赴中,大讚中國機場廁所有門,對飛彈與人權噤聲不語,態度轉彎令人錯愕。

郭正亮:長年歌頌中共軍力,唱衰台灣防衛,不遺餘力製造焦慮與瓦解信心。

區桂芝:北一女教師接受中國央視訪問,批評賴清德總統定調中國為「境外敵對勢力」,言論引發民眾檢舉。

施正鋒:配合中共推動的「閩台經濟合作區」論述,形同為統一預備程序鋪路。

鄭麗文、蕭旭岑:口徑一致,罵民進黨比罵中共還激烈,其政治立場與中共對台話術高度重疊。

蕭旭岑、館長、區桂芝。(資料照,本報合成)蕭旭岑、館長、區桂芝。(資料照,本報合成)

這些人看似多元身分,實則形成一個語言與認知上的「代理人聯盟」,為中共發聲、為中共轉移戰場、為中共阻擋民意的覺醒。他們是阻撓罷免運動與破壞民主防衛的內部破口

三、號稱反對派,行為卻如統戰代理人

這些人並非真正的反對派,因為他們不監督中國的軍事威脅、不批判中共的極權體制、不揭露中共統戰滲透。他們的「批評政府」,往往只是從北京視角發出的「內部攻擊」。

其言行邏輯一以貫之:

只要你反對中共,他們就抹你「挑釁」;

只要你抵抗統戰,他們就說你「搞對立」;

只要你守護民主,他們就說你「綠共獨裁」。

這種敘事邏輯,與中共官媒如出一轍,難道不是統戰的語言代碼?

台灣有些政治人物號稱反對派,行為卻如統戰代理人,他們從北京視角「批評政府」,發動「內部攻擊」。圖為「黨外在野大聯盟」發起人鄭麗文。(資料照)台灣有些政治人物號稱反對派,行為卻如統戰代理人,他們從北京視角「批評政府」,發動「內部攻擊」。圖為「黨外在野大聯盟」發起人鄭麗文。(資料照)

結語:揭穿拿身分證掩護的戰爭代理人

我們不能再以「民主政黨正常競爭」來輕忽這類現象。這不是公共政策的歧見之爭,而是國家認知防線上的系統滲透與政治背叛。

這些人不是在野監督者,而是披著民主外衣的滲透幫手;不是異議分子,而是有意或無意配合敵人的話語代理人。他們幫中共說話,更幫中共抵擋台灣民意對威權的抗拒

我們不是要製造國內敵人,而是要清醒地認識:這些人早已在替敵人「吹笛」。可怕的是,他們假借民主與言論自由的名義,傳播顛覆言論,對外營造中共可乘之機,對內麻痺社會的集體警覺。

台灣社會必須對這類沒有民主正當性的烏合之眾發出嚴正警告,也必須堅定意志,持續揭露與抵抗這些配合中共統戰的內部代理人。這不是為了報復,而是為了守護我們得來不易的民主自由與生活方式。

(作者為開業建築師)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