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開講》這不是電影!中國男子挺台被捕兩次,英國法官:遣返恐遭酷刑

◎ 茜茜

中共長年以維穩為名,對異議人士與少數宗教群體進行打壓,從新疆集中營、迫害維權律師,到打壓地下教會,已非國際新聞罕見現象;近年來,這種威權滲透更跨越國界,延伸至海外僑民與言論自由空間;日前一名代號BK的中國男子在英國申請庇護,雖非高調知名的親台人士,卻因曾參與「挺台集會」與公開表態,英國法院認定他若遣返中國恐遭政治迫害,最終裁定其有權獲得國際保護;此一判決不僅揭示中國對人權的敵意,也突顯台灣議題在中國內部被視為「禁忌政治」的敏感度。

一名中國男子以支持台灣獨立為由,爭取到英國法官准予庇護。示意圖。(歐新社檔案照)一名中國男子以支持台灣獨立為由,爭取到英國法官准予庇護。示意圖。(歐新社檔案照)

個案背後的制度性迫害:BK事件所映照的現實

根據報導,BK在2022年抵達英國後申請庇護,但初審時被以「不夠引人注目」為由駁回,直到今年上訴才獲法官支持;儘管法庭認為其參與活動規模有限,證據也不顯著,但考量他曾在中國因挺台言行遭逮捕、並在英國多次表態,若遭遣返恐遭中共追究,特別是對「台灣獨立支持」的零容忍態度下,英國法院罕見以「風險升高」為由裁定保護,反映出西方民主社會逐漸警覺北京將「政治正確」凌駕人權保障的極權邏輯。

海外黑手不斷延伸:從香港到挺台人士的全球威脅

BK的案例並非孤例,中共對港人流亡者的「紅色通緝」已擴及歐洲與北美,針對在英、美、德等地表態挺台、撐港的中國留學生或異議人士,中共藉由線人監控、親共社團威脅及社群媒體造謠攻擊,形成「數位極權」下的心理戰網。近期,中共甚至以懸賞手段通緝我國資通電軍成員,公然對台灣國防機構進行人格與法律戰的綜合攻勢;可見中共早已將境外政治活動列為維穩疆域的一環,將威權模式輸出國際,企圖使海外言論自由形同虛設。

中共對港人流亡者的「紅色通緝」已擴及歐洲與北美,「香港獨立倡議委員會」創辦人鍾翰林流亡英國,倫敦居民竟收到匿名信,提供獎金誘舉報。(資料照)中共對港人流亡者的「紅色通緝」已擴及歐洲與北美,「香港獨立倡議委員會」創辦人鍾翰林流亡英國,倫敦居民竟收到匿名信,提供獎金誘舉報。(資料照)

台灣的角色與義務:從遭受迫害者轉為國際發聲者

在這場跨境人權攻防戰中,台灣不僅是中共眼中的政治對手,更是國際民主聯盟的一環;我國應以BK事件為例,揭露中共將言論與宗教自由定為敵對標靶的行徑,並主動與各國合作,建立保護流亡人士的法理框架。我們應強化與歐洲議會、英國國會跨黨聯盟的連結,提供具名受害者實例作為國際倡議的依據,從人道與主權雙軌發聲,讓中共對個人的迫害不再被掩蓋。

民主聯盟的責任:共同反制極權干預


面對一個將監控視為國家常態的政權,國際社會不能再以經濟利益為由選擇沉默;民主國家有責任建立跨國庇護通報網絡,並提高對中共政治滲透與威脅的警覺。英國此次司法判決正是一個重要先例,象徵民主制度對人權尊嚴的最終防線;唯有透過制度聯防、輿論揭露、外交連動,才能讓台灣以及全球遭中共壓迫的個人與群體獲得真實保護。

(作者為研究生)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