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馮艾立
社群謠傳海鯤號海測(SAT)後變形,好好說明海鯤左舷的「鼓包」是什麼。
國造潛艦海鯤號啟動海測,左側船殼遭網路媒體質疑變形,台船指凸起處為「被動測距聲納」。(資料照)
那不是異常隆起,而是「被動測距聲納」(Passive Ranging Sonar)。
什麼是「被動測距聲納」?
潛艇在辨別水下目標時,有「主動聲納」、「被動聲納」兩種方式。由於水的傳導性極好,主動聲納雖然可以精準測距;但缺點就是會暴露己方位置,容易遭追溯訊號源反制。
潛艇在辨別水下目標時,有「主動聲納」、「被動聲納」兩種方式。(取自貼文)
而「被動聲納」本身不發射聲波,而是接收敵方目標的聲音,因此具備「隱蔽性高、不易被發現」的優勢。
「被動測距聲納」安裝方式大致分為「艦體聲納陣列」(Hull-Mounted Sonar Array)或側舷聲納陣列(Flank Arrays)。
海鯤號採用後者,並且有明顯的外凸整流罩,為球形被動聲納陣列罩(Spherical Passive Array Dome),推測為模組化結構、可拆換性設計,犧牲部分流線性,取得最大聲納覆蓋。
海鯤號採用後者,並且有明顯的外凸整流罩,為球形被動聲納陣列罩。圖為海鯤號海上測試。(資料照)
這種設計不是獨家,許多國家的潛艇都有採用這樣的設計。
[4]
例如:
澳大利亞海軍 柯林斯級潛艇Collins-class
英國皇家海軍 先鋒級核潛艇Vanguard-class
美國海軍 維吉尼亞級核潛艇 Virginia-class
西德海軍 209級潛艇Type 209
(作者為「爸媽叫我不要談政治」網路節目主持人)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馮艾立臉書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