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修民
國際貿易署近日召開跨部會實體清單審查會議,基於防止武器擴散及其他國安考量,於本(6)月10日發布,新增俄羅斯、巴基斯坦、伊朗、緬甸、中國大陸涉及武擴活動等601個實體,其中亦包括華為、中芯等中資企業。
經濟部貿易署近日公布「戰略性高科技貨品出口實體管理名單」更新版,禁止戰略性高科技貨品輸出給中芯國際。(路透檔案照)
事實上在經濟部更新實體清單之前,華為等公司早就已經在美國的實體清單上面,我國的許多資通訊與半導體供應商早就已經配合美國的出口管制措施,故影響較小。
但之前彭博(Bloomberg)報導,我們仍然有其他不屬於美國管制、不使用美國技術的廠商在幫華為蓋工廠,雖然只是一些裝潢或者水電的工程,雖然符合美國只限技術產品不得出口中國為主的規定,但這些與華爲交易的行為,仍然嚴重打擊台灣在盟國眼中的形象。
雖然之前這些廠商可能現已經停止與華為的交易,所以現在經濟部的新措施整體來講對台灣的廠商影響並沒有那麼的大,但這個經濟部的更新仍然有其意義、最重要的是宣示台灣有自我保護的決心。
吾人應該肯定政府踏出了第一步,雖然比起美國有點晚,但至少我們還是跟上了美國的方向,可以降低盟國懷疑我們保護自己的決心。
有些台廠可能已經停止與華為的交易,經濟部更新最重要的是宣示台灣有自我保護的決心。(彭博檔案照)
比起美國的出口管制,我們未來還有很多事情需要等著做。例如與美國的實體清單相比,我們對中國限制的廠商數明顯較少,甚至未來或許可以考慮與美國一樣,規定台灣人至中國半導體相關重要公司工作需要先取得政府許可。
晶片進不來,資料運出去,中國AI發大財
而中國面對美台等晶片出口管制的措施,他們也不會坐以待斃,最新的例子就是:既然晶片進不來,那我們就把資料運出去。
據華爾街日報(WSJ)報導,為規避美國對先進輝達晶片的出口限制,部分中國人工智慧企業採用攜帶硬碟方式,將巨量數據以人工方式轉移至馬來西亞。藉由在當地租用數據中心伺服器繼續推進 AI 研發。
報導指出,四名中國科技人員從北京飛往吉隆坡,每人隨身攜帶 15 塊硬碟,每塊儲存約 80TB 數據,合計約 4.8PB 巨量資訊,足以支持多個大型語言模型(LLM)的訓練。
為規避美國晶片禁令,中國AI企業攜帶硬碟,將巨量數據以人工方式轉移至馬來西亞,在那裡訓練AI模型並將其帶回中國。示意圖。(路透案照)
為了避免線上傳輸被監控,這些硬碟分散於四人行李中,成功避開馬來西亞海關與移民官的檢查。隨後,這些人員前往位於馬來西亞的資料中心,該公司在當地租用了300台輝達 AI伺服器進行訓練作業。
上面的例子顯示:中國是非常有彈性的國家,他們非常的聰明,所以我們也絕對不能夠輕敵。出口管制措施,也必須結合盟國隨時變化。
出口管制就跟家裡大門的鎖一樣,天下沒有百分百安全的鎖,故鎖的用途不在百分百阻絕外來的竊賊,而是大幅增加外來竊賊偷竊的成本,確保家裡的安全。
(作者為科技專欄作家)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