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亞柔
日前,中共第27屆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上,公布《打造福馬同城生活圈先行先試第二批政策》,推出十條涵蓋經貿、文化、民生等措施。包括:鼓勵台灣藝人在福州演出並補助資金與場地、台資企業申報中國政府質量獎、台胞享有市民待遇參與「以舊換新」、福州職工赴馬祖補助交流等。
「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5月18日於福州舉行開幕式,中共發布「打造福馬同城生活圈先行先試第二批政策」10項措施。(圖取自海交會官網)
政策乍看之下是互利共贏,但在中共持續文攻武嚇、滲透台灣的背景下,實為統戰「潤滑劑」,其核心目的是「文化包裝下的政治收編」、「經貿誘因下的認知操控」。
「福馬同城」是認知作戰語言,中共透過「同城化」、「市民待遇」等術語,模糊兩岸主權界線,營造「一家親」敘事,試圖讓台灣人習慣中國治理的想像,降低對主權侵蝕的警覺心,進而接受「和平統一」的話術包裝。
中共持續鎖定文化藝人與青年世代,藉由補貼台灣藝人在福州演出、提供青年創業租金優惠與資源配套,企圖將藝人變成宣傳工具,並讓年輕人逐步接受中國法令結構與市場邏輯,弱化對台灣民主制度的認同。
而「同等待遇」不過是片面政治工程的偽裝。中共單方面宣稱台胞可享有「市民待遇」,實際是透過行政安排將台灣民眾「納管化」,形塑既成事實,鋪路「一國兩制」實質化。這不是惠台,而是套上紅色外衣的誘餌。
反制中國對台文化滲透,陸委會近期針對部分在中台灣藝人配合中共言論進行調查。(資料照)
陸委會近期針對部分在中台灣藝人配合中共言論進行調查,是針對文化滲透的必要反制。我國應透過教育、媒體與法制手段,強化社會對中共認知作戰手法的識別力。
真正和平的兩岸交流,應建立在對等、尊重與民主法治基礎上,而非讓經貿與文化成為政治併吞的載體。中共「福馬同城」政策是假和平、真統戰。唯有識破其包裝,才能守住台灣的主體與自由,避免一步步被納入中國治理陰影。
(作者為自由業)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