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開講》除魅之後,館長依然被中國的不自由所蒙蔽

◎ Touka

近日,台灣網紅館長陳之漢以「和平大使」自詡,前往中國展開直播之旅,自上海至杭州,以日常體驗視角介紹中國生活,甚至聲稱「中國不禁止翻牆」、「奶茶可以賣到800元台幣」,試圖打造一種經濟繁榮、社會友善的和平敘事。然而,這場「直播外交」卻在台灣社會掀起質疑與批判,理由並非反對兩岸交流本身,而是其選擇性忽略中國體制下的不自由現實,並不自覺地配合了中國的統戰操作。

館長陳之漢前往中國展開直播之旅。(圖翻攝自館長惡名昭彰YT)館長陳之漢前往中國展開直播之旅。(圖翻攝自館長惡名昭彰YT)

館長曾高聲疾呼「中國也可以翻牆,只要付錢買 VPN」,但此番言論本身即是「除魅」後的荒謬縮影。表面上他揭穿了「中國全面封鎖網路」的絕對印象,卻不自覺暴露出另一層現實,即當一個社會的資訊自由需仰賴「暗中付費」、「迂迴技術」與「避開審查」來取得,這樣的自由本身就是偽自由。在自由社會中,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權利;在極權體制中,自由卻成了黑市交易品。正是這種邏輯錯位,讓「能翻牆就是自由」的說法成為荒謬悖論。

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國台辦迅速回應此行,公開表示「像回自己家一樣」,並稱歡迎更多台灣青年訪陸、感受「真實的中國」。館長的直播旅程從未涉及中國對台軍事威脅、香港自由的衰退、或新疆、西藏的人權議題,卻因其「無政治」外觀成為官方歡迎的樣板人物。在當下中國輿論高度審查與意識形態統一的環境下,這種由下而上的和平形象,實為精緻的政治話術包裝

此外,相較於具公職或官方身分的訪中行為已納入監督檢視機制,館長此行雖屬私人活動,卻因其影響力與媒體規模,已難以單純視為個人旅行。當中國選擇公開放大並包裝這場「和平之旅」,就不再只是個人表演,而成為一種主動承接、協助宣傳的結構性角色。

「除魅」意味著揭開表象,直視現實。即使不預設館長有政治動機,其言行依然反映出對中國資訊封鎖、言論審查、制度限制的嚴重誤判。若未能識破「自由需翻牆」這種語言陷阱,將使更多觀眾誤認「中國與台灣一樣自由」,甚至產生對威權制度的錯誤憧憬。

真正的和平並非自上而下的口號,也不是用奶茶價格或街景來包裝的視覺幻象,而是基於雙方對制度差異的誠實認識與對話能力。若無制度的對等與資訊的透明,所謂的「和平交流」終究只是一方的統戰舞台,另一方的話語自廢武功。

館長可以繼續直播,但觀眾更應學會辨識:被包裝過的日常,不等於現實;不談政治的敘事,往往最政治。

(作者為研究生)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