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榮欽
1932年由 Geographical Publishing 製作的東亞地圖,其中有幾項值得注意之處:
1932年由 Geographical Publishing 製作的東亞地圖。(取自貼文)
◆ 滿洲、蒙古、新疆(Sinkiang)和西藏的地圖顏色與中國不同,但它們的邊界也標示為中國境內。表示當時它們雖然都是中華民國的一部分,但都享有一定程度的自治權。
另外,香港與澳門未另外標出,是地圖疏漏。
◆ 日本、韓國、福爾摩沙(台灣)和南薩哈林島(South Sakhalin Island)均以粉紅色標出,代表其為日本帝國的一部分,顏色未顯示自治權的差異。
◆ 蘇門答臘、婆羅洲和爪哇雖然同屬於荷屬東印度群島,但顏色卻各有不同。
有趣的是,名義自治權和實質自治權是兩回事。爪哇蘇丹國雖然在制度上享有更大的自治權,但是荷蘭可以直接控制的程度較高,所以自治程度有限。反而是蘇門答臘和婆羅洲雖然名義上不如爪哇享有的自治權,但是因為荷蘭直接控制力量微弱,必須透過地方人士間接控制,所以反而享有更多實質控制權,尤其在婆羅洲。
◆ 地圖最大的問題是,除了法屬印度支那和英屬北婆羅洲之外,沒有提到許多國家曾是殖民地(例如英屬印度、東印度群島、菲律賓群島)。
(作者為加拿大約克大學副教授)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沈榮欽臉書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