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宗佑
我知道寫這篇吃力不討好,甚至會遭到嚴厲批評,但我看到陳傑憲赴美開球引起的爭議,導致有好幾群懷抱善意的人在互相傷害,覺得實在必須稍微寫一下,希望大家能夠同理不同方的立場,也避免時間久了變成彼此信任的裂痕。
別受網軍操弄 拜託不要自己打自己
首先,部分的統一獅迷反對陳傑憲赴美,這件事並不難理解:在上半季戰績關鍵時刻,球員竟要請假出國,這在各國職棒的確少見,更何況陳傑憲是王牌中的王牌。就算球團同意,在意戰績與球員職業精神的球迷當然是很不願意——我也希望台派不要因此就把這一群反對的喵迷打成藍白、中共同路人。統一獅台派比例很高的,拜託不要自己打自己。
但這件事是不是有網軍進來操弄?在網路上反對的人是不是有一部分是網軍?絕對有。我長期關注在台灣的親中網軍,所以發現在這次事件開始後不久,網軍就進來了,搞炎上之後,比較反台灣意識的媒體就進場推波助瀾——這已經是他們SOP,在此不詳述細節。
陳傑憲是台灣最光榮的記憶、世界冠軍的代表人物,也是大家心中最喜愛的「台灣隊長」。(資料照)
因此,也希望統一獅迷能諒解,有些台派網友的敏感神經因此被挑起,無差別攻擊的時候掃到你們,讓你們覺得莫名其妙——是的,因此我才寫這篇希望兩邊能好好溝通,至少能理解對方立場,不要被挑撥了。
「台灣隊長」陳傑憲 12強光榮時刻代表
追根究柢,為什麼網軍要進來炒作這次事件?當然,就是因為陳傑憲早就不只是「統一獅的陳傑憲」,而是「台灣的陳傑憲」,他是台灣最光榮的記憶、世界冠軍的代表人物,也是大家心中最喜愛的「台灣隊長」。中國網軍向來分化台灣不遺餘力,只要任何讓台灣人覺得光榮的事物,他們逮到機會就會進行操作、分化、抹黑。連金馬獎、金鐘獎的得主他們都會發動攻擊,更不用說帶領台灣拿到世界冠軍的台灣隊長——我一直有在關注,他們早就操作很久了。
而這次事件對親中反台網軍當然是絕佳的攻擊機會:覺得去大聯盟開球很光榮,能好好宣傳台灣的一群人,跟台派最多的統一獅迷,這兩群都是平常他們攻不進的群體。如今產生裂痕,當然要見縫插針。
傳出陳傑憲將赴美參加芝加哥白襪「台灣日」開球,白襪隊「台灣日」的進場贈品曝光。(圖取自白襪隊官方網站)
因此,在這裡我想懇求大家:拜託不要讓他們得逞,拜託兩邊都站在對方的立場想一下,其實會發現出發點都是為了台灣好、為了棒球好。兩邊都是懷抱善意的人,不要就這樣吵起來,好嗎?
為了棒球也為台灣 拜託別看到黑影就開槍
我想對台派呼籲,現在台灣的情勢當然危急,加上大罷免正在關鍵時刻,大家情緒難免緊繃。但我們真的要避免看到黑影就開槍,看到一點徵兆就出征,或是輕易被一些帶風向的人煽動——這不容易,尤其台派身上有這麼多歷史傷痕,難免敏感。但我們真的要記得:堅定的同時,也要記得溫和、容忍、理性,才能讓一起走的人越來越多。
我也想對反對陳傑憲赴美的球迷溝通一件事情:關於溝通的藝術。
網路上不同隊互嘴,這是體育迷的日常,但一旦牽涉到國際事務,以台灣的政治現況來說,能小心一點不會是壞事。我覺得大家以運動精神、以球隊戰績來說明為什麼自己反對這次安排,都很合理。但我也有看到有人的理由包括了「白襪那種戰績那麼差的爛隊,有什麼好去開球的」、「那就是一群有錢台僑的自嗨派對,幹嘛去」——就我而言,這些理由就越線了。
台灣人吵架,喜歡列舉所有讓自己的立場看起來合理的論點。但如果牽涉到國際事務,就要小心自己有沒有不小心「踩」了其他的群體。你的目標是希望陳傑憲留在台灣打球沒錯,但我想,你的目標應該不包括得罪廣大的芝加哥白襪球迷,以及台僑組織吧?如果是這樣,下筆的時候就可以多考慮兩秒。
台灣國際空間大不易 別輕易得罪MLB球迷
台灣的國際空間不容易,這些台僑選擇把錢拿來辦台灣日,而不是拿去吃喝玩樂,這就是一種善意。而白襪如果看到這次台灣日成效很好,未來就有機會變成例行官方活動——大聯盟已經有超過十個台灣日,我也參加過其中幾場。的確不是所有球迷都會知道這些活動,但參加的人數逐年增加,一場一場下來,就有越來越多美國球迷知道台灣、喜歡台灣,這也是事實。國際空間不會突然給你一個大舞台,而是要一點一點地累積。陳傑憲、統一球團願意去做這件事,我衷心感謝。
陳傑憲遭受的壓力已經太多了,日前開轟繞壘時的噤聲手勢也似乎透出弦外之音。(資料照)
不管最後陳傑憲跟統一球團做什麼決定,去或不去(編按︰6月11日陳傑憲正式婉拒美職「台灣日」開球,獅隊發布三方聲明),我都支持他們,這是我的立場——陳傑憲遭受的壓力已經太多了,他走的每一步、說的每一句話,都有太多人拿放大鏡看著。即使他到現在都處理得那麼好,我還是不忍心再給他任何一點額外的壓力。
陳傑憲正式婉拒白襪邀請 球團發布三方聲明
但同時,我也能理解反對的球迷的理由——其實都很合理,包括你們對於球團的做法的情緒,我都能懂。職業運動是這樣,中間有運動精神與熱血的成分,但也不免有商業與宣傳的成分。有些事,他們在那個位置也不好攤開來說清楚,我們都能明白大家都是出於善意,也就好了。
我知道寫這篇吃力不討好,一定會被罵;這種呼籲彼此退一步,互相同理的文章,也很可能會成為各家網軍攻擊、煽動情緒的目標。我也知道有人一定批評說過去就過去了,我幹嘛又寫這篇。但我的經驗是,有些事情不講開,會成為傷痕,傷痕久了,會再進一步成為地雷,然後在你最不希望的時候爆開。
所以我思考了很久,還是寫了這篇,希望事件稍微告一段落時候,能讓大家停下來想一想,多一點互相理解,這是我的初衷。
不管你同不同意我寫的,我都謝謝你看到這裡。我們球場見。一起為棒球加油,一起為台灣加油。
(作者為政大數位內容學程助理教授)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侯宗佑臉書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