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靖
韓國總統大選落幕,自由派候選人李在明無懸念地當選新任總統,卻也遭遇激烈的輿論批判:不夠反中、對中示好、外交戰略模糊等等。社群上甚至將他貼上「共產主義者」、「韓國會變成第二個香港」的標籤,這些言論在台灣也迅速發酵,部分台灣人對韓國共同民主黨重新執政感到焦慮,認為會影響整體民主陣營對中國的牽制力,間接威脅台灣國家安全。
南韓總統李在明。(歐新社)
李在明與韓國自由派一向主張穩定和平,對中國言語保守、強調與北京溝通以牽制北韓,確實稱不上對中強硬。但我們更該看到的是:即使韓國自由派政黨有其在美中兩強間保持外交模糊的立場,韓國整體社會對中共的戒心與警覺,遠比台灣更鮮明。
在韓國,「反中」已是強大的情緒共識。根據2023年皮尤研究中心調查,韓國對中國持負面觀感比例高達80%,為全球最高之一。近年中韓民間互信陷入冰點,反中情緒遍及年輕世代與各大城市。社群上出現的「恐中」可觀聲量反映的是社會對民主遭干預的高度敏感。
另外一方面在韓國,當政府表現不當,韓國民眾皆能透過選票與街頭行動迅速反制,健全的憲政體制也一次次發揮作用,讓濫權的領導者下台。反觀台灣,更令人憂心的是,在民主憲政受到立法院擴權、程序破壞等挑戰時,仍有台灣民眾選擇無感,甚至為破壞民主者辯護。對於現今的國際局勢真正危險的是:我們擁有最直接的中國威脅,卻仍有一群人對此不具有危機意識。
中共統戰手段早已滲入台灣社會各角落,面對最直接的中國威脅,卻仍有一群人對此不具有危機意識。示意圖。(資料照)
台灣的親中政黨毫不掩飾地與中國靠攏,媒體環境遭紅色資本滲透,甚至中共統戰手段早已滲入社會各角落——包括宗教、校園、基層組織與民間活動。這一切都是韓國社會目前仍未出現的現象。當將韓國當成投射恐懼的鏡像的時候,不如誠實面對更加危險的台灣。因為台灣所面對的挑戰,遠比韓國更加真實、更加危險,也更加值得我們警覺。
(作者為上班族)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