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宗介
在台灣,提起「乖乖」,多數人腦中浮現的,是一包陪伴成長的零食、一份考前祈願的儀式感,甚至是一種帶著祝福的幽默文化,但今年,這個童年符號擔負起了新的歷史使命——國防部與乖乖聯名,推出三款以抗戰歷史為主題的限定商品,以紀念二戰暨抗戰勝利80週年,這不是單純的商業聯名,而是一場歷史敘事的再造與全民國防的軟性扎根。
飛虎隊聯名款乖乖,以前飛虎隊成員Jerome Simon為肖像包裝主題,彰顯友盟合作精神。(國防部提供)
中共長年試圖壟斷抗戰勝利的話語權,刻意淡化中華民國的歷史角色,甚至以「八年抗戰」取代「十四年抗戰」,排除台灣在抗戰中的貢獻與記憶。面對這種認知侵蝕,台灣不能只靠官方記者會或教科書應對,更需要走進生活、進入人心。這次乖乖的聯名計畫,正是以文化創意形式,重新喚起全民對抗戰歷史的關注與自我定位。女童軍楊惠敏、飛虎隊、海軍官兵這些具體人物與事件,透過零食包裝變得可親、可感、可記。
或許有人會覺得「用零食說歷史」過於輕率,但我們應反思:如果年輕世代對抗戰只剩下考題上的「選項C」,那麼誰來保衛我們的歷史記憶?國防的第一道防線,不是武器,而是認同;而認同的建立,正是從每天生活中一個「欸,你知道這個乖乖在說什麼嗎?」的對話開始。
四行倉庫聯名款乖乖,以女童軍楊惠敏送國旗到四行倉庫與官兵升起國旗為主題。(國防部提供)
在紀念歷史的同時,這項計畫更透露出國軍溝通策略的轉型與創新。它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態,選擇以幽默與文化親近民眾,展現了一種願意與人民對話的誠意與智慧,這種親和式的國防教育,未來不妨再延伸——不只是零食,也可以是文具、電影、漫畫、AR展演。歷史要活在今天,不能只是博物館的展板。
歷史不能被遺忘,勝利從來不是理所當然,我們不應讓扭曲的版本橫行,也不能讓自己的記憶模糊,一包乖乖,或許只是零食,但當它承載歷史、連結認同、激起對抗戰正義的關懷時,它就成了一顆文化認知的「種子」,能在我們心中,長成堅韌的防衛意識。
(作者為研究生)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