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民主之盾》兩岸條例擴大管制基層公務員交流的必要性

即使是基層公務員也是中國滲透的重點對象,畢竟他們也可能知悉如戶政、健保等政府資料庫,或管理關鍵基礎設施。

◎ 陳世民/台大政治系副教授

陸委會表示將於近期提出兩岸條例修法版本,對於過去未規範赴中港澳交流的10職等以下基層公務員、民選公職人員與村里長,一併修法納入管制,管制方式為何?勢必在未來立法院的討論過程引發熱議。

陸委會近期將提出兩岸條例修法版本,對於過去未規範赴中港澳交流的10職等以下基層公務員、民選公職人員與村里長,一併修法納入管制。(資料照)陸委會近期將提出兩岸條例修法版本,對於過去未規範赴中港澳交流的10職等以下基層公務員、民選公職人員與村里長,一併修法納入管制。(資料照)

赴中「管制並非禁止」,主要是為「資訊揭露」

目前政府的方向,應該主要是為了將賴總統三月所宣示的「揭露制度」法制化:「應落實中央及地方各級公職人員赴中國交流的揭露制度,從行政官員到民意代表,從立法委員到村里長,皆應將交流資訊公開化、透明化,以向國民負責。」因此向所屬機關「報備」是基本要求,至於是否賦予主管「核可」之權,則仍需在國家安全與人民自由之間尋求平衡及社會共識,而尚待討論。

中國對台滲透今非昔比—公務員有對國家忠誠的義務

三十年前制定的兩岸條例,只要求11職等以上公務員須經許可才能赴中,並未規範十職等以下的基層公務員,顯然已不適用於目前的兩岸現況。近來間諜案頻傳,已顯示中國對台灣各層級公家機關的滲透十分嚴重。即使是基層公務員也是中國滲透的重點對象,畢竟他們也可能知悉如戶政、健保等政府資料庫,或管理關鍵基礎設施。為強化國家安全,並維護國家主權與尊嚴,減少受到因為跟中國交流所引發滲透、分化的影響,當然應將基層公務員修法納管,以拉高人事規範管理的法律位階。

近來間諜案頻傳,已顯示中國對台灣各層級公家機關的滲透十分嚴重,即使是基層公務員也是中國滲透的重點對象。示意圖。(路透檔案照)近來間諜案頻傳,已顯示中國對台灣各層級公家機關的滲透十分嚴重,即使是基層公務員也是中國滲透的重點對象。示意圖。(路透檔案照)

何況要求至少須「報備」的修法,也是保護基層公務員。現在基層公務員僅用人事規範管理,但是一些機關沒有落實,有基層公務員赴中,連假都沒請,政府也難以掌握。然而各層級公務員是中國的重點滲透對象,北京當然知悉他們來到中國,過去屢傳台灣民眾赴中失蹤、關押的事件,有向政府報備也較能得到保障。

是中國一直認為兩岸是「敵對狀態」,要和平請向想要發動戰爭者(中國)講

修法對基層公務員的正常交流沒有什麼影響,只有對拒絕視中國為境外敵對勢力、有意配合中國統戰的有心人士才會帶來衝擊。在批評政府定義中國是境外敵對勢力的人,可以去問問北京願不願意宣布:「兩岸不是敵對狀態,承諾不會用武力來解決台海問題。」台灣自1991年終止動員戡亂時期,便放棄反攻大陸尋求兩岸和平。然而即使中國1979年改變對台政策改採「和平統一」,仍清楚宣示:這不代表放棄用武力來解決台灣問題。北京多次提議「談判終結兩岸敵對狀態」,代表認為目前兩岸仍是敵對狀態。且談判有前提條件:必須先接受「台灣是中國一部分」之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

但是,我們一旦接受了「台灣是中國一部分」,台灣已成為中國的內政問題,還需要談判終結敵對狀態嗎?江蘇和浙江有需要談判終結敵對狀態嗎?在互不干涉內政的主權概念仍然是國際關係的基本概念下,其他國家還能夠來幫台灣防衛嗎?中國一直視兩岸為敵對狀態,且幾乎每天派軍機軍艦來擾台,滲透分化台灣社會以求併吞,居然還有人在怪台灣定義中國是境外敵對勢力,指責台灣破壞和平,這真是倒果為因的可笑邏輯。

中國一直視兩岸為敵對狀態,幾乎每天派軍機軍艦來擾台,滲透分化台灣社會以求併吞。(國防部提供)中國一直視兩岸為敵對狀態,幾乎每天派軍機軍艦來擾台,滲透分化台灣社會以求併吞。(國防部提供)

是中國在阻擾兩岸交流—台灣歡迎中國人民來台灣交流,認識台灣的自由、多元、民主

批評政府修改兩岸條例是在阻擾兩岸交流,甚至稱是「台獨家暴」者,應該先要求北京開放來台自由行及學生就讀。未來即使修法,也並非禁止基層公務員赴中正常交流或探親。台灣至今仍開放赴中自由行及學生去中國就讀,中國則至今仍不願對台開放。2024年台灣赴中402.3萬人次;中國赴台38.2萬人次,中國人口是台灣的60倍,如此簡單的數字對比,還看不出到底是中國或台灣在阻擾兩岸交流嗎?國家安全與外交應該是全民團結以對的事務,「敵我意識」是「抵抗意志」的前提條件。我國安全最大的問題是一、二成的國人不把中國當成威脅、敵人,面對外在威脅,只會責怪自己政府,卻不願批評中國的軍事挑釁及人權狀況。六四將至,那些刻意誣蔑台灣在走向戒嚴或納粹化的人,如果真的珍惜自由民主的價值,是否也應對六四天安門事件表達立場呢?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