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餐飲業為何找不到人之二/為什麼年輕⼈不願意做餐飲?我在現場看到的5件事

◎ ⿈建樺

我是1997年出⽣,現在在家族的⿈燜雞餐飲店⼯作,剛回到家裡幫忙的這段期間讓我深刻體會到⸺不是年輕⼈不肯做事,⽽是年輕⼈的選擇變了。

以下是我在現場真實看到的五件事,也或許可以幫助⼤家理解,為什麼年輕⼈對餐飲業興趣越來越低。

⼀、體⼒與報酬不成正⽐

餐飲⼯作節奏快、強度⾼,每天站上8⼩時是基本,還得⾯對油煙、出餐壓⼒與顧客應對。相⽐起來,⼀樣薪資,許多年輕⼈寧可去跑 Uber、做電商、接案⼦,⾄少時間⾃由、壓⼒更可控。

餐飲⼯作節奏快、強度⾼,每天站上8⼩時是基本,還得⾯對油煙、出餐壓⼒與顧客應對,可能是年輕⼈對餐飲業興趣越來越低的原因之一。(資料照)餐飲⼯作節奏快、強度⾼,每天站上8⼩時是基本,還得⾯對油煙、出餐壓⼒與顧客應對,可能是年輕⼈對餐飲業興趣越來越低的原因之一。(資料照)

⼆、看不到成⻑與未來感

很多⼈⼀想到做餐飲,就聯想到:「我難道要端盤⼦⼀輩⼦嗎?」或者:「⽼了體⼒沒了,無法再靠體⼒⼯作錢怎麼來?」當年輕⼈無法在這份⼯作中看到職涯發展,他們⾃然就會轉⾝離開。

三、⼯作環境真實、反差太⼤

曾在辦公室、跑外務、海外出差、遠距⼯作的我很能感受這個反差⸺辦公室有冷氣、有咖啡、有彈性、有週休⼆⽇,餐飲則是熱鍋油煙與緊湊流程。對於不少習慣舒適環境的年輕⼈⽽⾔,餐飲現場確實「太真實」了。

四、新世代的⼯作觀改變

Z 世代、α 世代不再只為「養家糊⼝」⼯作,他們更重視意義感、彈性與⾃我實現。過去那種「先撐下來、慢慢熬出頭」的邏輯,對年輕⼈來說已經⾏不通了。抗壓性低嗎?也許吧。但這其實反映出年輕⼈在尋找⼀種能活出⾃⼰價值的職場模式。

五、管理⽅式未進化,⼈才就留不住

我們常說:「現在年輕⼈⼀代不如⼀代」但與其責怪員⼯,不如想想看:「是不是我們的管理⽅式,還停留在⼗年前嗎?」現在要帶⼈,不能只靠⼀張嘴,⽽要靠願意給機會、給空間、給學習。

餐飲業不是做不起來,⽽是「⼈」越來越難留下來。如果我們希望年輕⼈願意投⼊,就必須先理解他們為什麼離開,然後願意改變我們看待⼈才的⽅式。

這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是⼀個時代價值觀的轉變。我們的對應策略,也該隨之更新。

(作者為餐飲業者)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