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我們的社會怎麼了?

◎ 妙有

她不是走丟,是被遺落——在這個人聲鼎沸卻無人停步的城市角落。

今天(0521)清晨六點多,因緊急狀況我出門去看病人。經過某個社區時,我看見了一位年輕的女孩——她大約十來歲,穿著透明蕾絲短裙,內衣與內褲清晰可見。

這樣的模樣,不該出現在這個年紀、這個清晨、這樣的地方。

這個女孩,我兩週前曾在附近見過她。那時我正趕著去案家,無法立刻停下來關心,但心裡始終惦記著她。

結束工作後,我特地開回原路,想看看她是否還在。繞了兩圈後,在一個機車棚看見她,穿著相同的衣服,卑微地抬頭、依然孤單無助。

女孩示意圖,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取自shutterstock)女孩示意圖,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取自shutterstock)

怕驚嚇到她,我緩緩停車,走向前問她:

「上車,我帶妳去警察局好嗎?」

她搖頭說:「不要。」

我問她:「妳怎麼來的?」

她說:「爸爸載我來的。」

「那爸爸會來接妳嗎?」

她低下頭,輕聲說:「不會。」

接著,她說出幾句話:

「我被男生欺負了。」

「我沒吃飯。」

「我沒有媽媽了。」

我說:「好,我等等買東西給妳吃。但我們先去警察局。」

到了警察局,警方說他們認識她,是轄區內一位精神及智能障礙的個案。他們表示會聯絡她的家人,也就是她所說的「爸爸」。

可是我無法釋懷。我不斷在心裡問:

當她明確表達「爸爸載我來,卻不會來接我」,為什麼我們還是選擇把她交還給那個可能讓她受傷的人?

當她說「被男生欺負了」,我們有啟動任何保護機制嗎?還是因為她有精神障礙,就把她的話歸類為「不具參考價值」?

當她穿著不適當、長時間在公共空間遊蕩,為何沒有人發現她需要協助?

警方的第一通電話為什麼是打給她的家屬?難道不應立即聯絡社會局,或透過「關懷 e 起來」社會安全網通報系統,啟動跨單位支持?

我不是警察,也不是社工。今天我只是剛好經過的照護工作者。但我無法不問——我們的社會怎麼了?

警方的第一通電話為什麼是打給她的家屬?難道不應立即聯絡社會局,或透過「關懷 e 起來」社會安全網通報系統,啟動跨單位支持?警察示意圖,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資料照)警方的第一通電話為什麼是打給她的家屬?難道不應立即聯絡社會局,或透過「關懷 e 起來」社會安全網通報系統,啟動跨單位支持?警察示意圖,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資料照)

這名女孩踩著拖鞋、穿著暴露,在車水馬龍的市區街頭徘徊了兩個多小時。她不是在喧鬧,也不是失控,而是靜靜地走著,似乎在等一個她自己都說不清的「接應」。

她的話語清楚直接:

「我沒有媽媽了。」

我被欺負了。」

「我沒吃飯。」

「爸爸不會來接我。」

如果這些話是由一位沒有障礙的孩子說出口,我們會啟動多少機制?有多少人會立刻行動?可是今天,當她說出口了,大家卻只說:「我們會聯絡她爸爸接她回家。」

我想為她留下這段文字,不只是為了記錄一次偶遇,更是為了提醒社會——不是她無法表達,而是我們沒有真正去「聽懂」。

她的頭髮沾著油垢,腿上還有乾涸的糞漬,顯然多日未曾清洗。但在這身髒污與疲憊之中,我看見她清澈的面龐,那是一張還未長開的臉,稚嫩、純真,眼神裡仍然藏著善良與信任。

她不是失序,而是早已被世界排除在「秩序」之外。

我們怎麼能不聽?怎麼能不信?怎麼能繼續把她交回給那個可能讓她受傷的「原點」?

我們的社會怎麼了?

如果我們連一個明明正在求救的孩子都無法接住,那我們建構再多的「社會安全網」又有什麼意義?

(作者為居家安寧護理師)

☆自由電子報關心您:若懷疑孩童遭受身體虐待、精神虐待或是性侵害、性騷擾,請撥打113專線,透過專業社工員接線服務,將可盡快救援在生命危機中的兒童。☆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