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中醫藥司不可廢 應強化職能回應時代所需

◎ 李明郎

近日有團體質疑衛福部中醫藥司的存在價值,甚至主張將其裁撤或併入其他單位。對此,我們必須鄭重聲明:中醫藥司不是可有可無的編制安排,而是維繫中醫藥體系運作的關鍵中樞。

中醫藥自成體系,涵蓋臨床醫療、藥材品質、學術研究及產業發展,其專業深度與制度複雜性絲毫不遜於西醫。若缺乏具政策統籌與專責能力的中央主管單位,勢必導致政策失焦、標準混亂、資源錯置,最終傷害的,將是全體國民的健康安全與國家產業競爭力。

中醫藥自成體系,涵蓋臨床醫療、藥材品質、學術研究及產業發展,其專業深度與制度複雜性絲毫不遜於西醫。圖為中藥材示意圖。(資料照)中醫藥自成體系,涵蓋臨床醫療、藥材品質、學術研究及產業發展,其專業深度與制度複雜性絲毫不遜於西醫。圖為中藥材示意圖。(資料照)

在全球產業競逐下,中醫藥正展現巨大潛力。韓國設有「韓醫藥政策局」專責推動政策發展,中國更早已將中醫藥納入國家戰略積極向國際擴展。台灣擁有深厚文化底蘊與技術基礎,正是推動中醫藥現代化、國際化的關鍵時機。若此時削弱中醫藥司,不啻是親手掐滅我國中醫藥邁向未來的可能性。

從民眾需求來看,中醫在台灣的就診人次與使用率穩定成長,在高齡化社會中更具預防醫學與慢性病調理的重要角色。中醫藥司長年投入診所規範、中藥品質控管、醫學教育體系建構等制度設計,實為保障醫療品質與用藥安全不可或缺的支柱。撤除中醫藥司,有誰來承擔這些攸關全民健康的責任?

中醫藥司長年投入診所規範、中藥品質控管、醫學教育體系建構等制度設計,是保障醫療品質與用藥安全不可或缺的支柱。圖為中藥調劑示意圖。(資料照)中醫藥司長年投入診所規範、中藥品質控管、醫學教育體系建構等制度設計,是保障醫療品質與用藥安全不可或缺的支柱。圖為中藥調劑示意圖。(資料照)

此外,目前中藥材標準不足、複方審查缺位、人才銜接失衡等問題,皆需仰賴具政策延續性、掌握制度全貌的主管機關來解決,並非可由零散單位或短期專案應付了事。事實上,自原中醫藥委員會降格為中醫藥司以來,其行政彈性與政策推動力已明顯受限,實際運作困境不容忽視。

因此,我們主張的不是撤除中醫藥司,而是全面強化其組織功能與政策能量。政府應正視其人力資源與跨部會協調權限的不足,明確賦予推動現代中醫藥政策的資源、目標與執行力,讓中醫藥真正成為提升國民健康與產業競爭力的雙引擎。

中醫藥正處於制度轉型的十字路口。此刻我們懇切呼籲社會各界,以理性與前瞻的眼光,支持中醫藥司的獨立存在與深化發展。廢除容易,重建困難;尊重重要,制度更關鍵。中醫藥不只需要被看見,更需要被體制真正支持。

(作者為蘭陽養生藥膳研究學會院長)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