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民之辟
2025年5月,中國中軍宣布重組三所軍事院校,分別為陸軍兵種大學、信息支援部隊工程大學和聯勤保障部隊工程大學,代表解放軍在資訊戰、電子對抗與聯合作戰支援等非傳統軍事領域的戰略升級。該教育體系的重塑不僅是技術層面的調整,展現出北京在全球新型戰爭競賽中的野心。
2025年5月,中國中軍宣布重組三所軍事院校。圖為中國解放軍陸軍兵種大學。(取自新華網)
解放軍將資訊領域提升至與陸、海、空、太空並列的戰略高度,中國已經將「資訊主導、系統對抗、聯合作戰、制勝未來」視為關鍵軍事思想,反映其對數位化、智慧化戰場的前瞻佈局,並明確地將其視為未來戰爭的核心。
中國在資訊戰領域的快速崛起,對台灣最直接的威脅便是網路攻擊能力的倍增。近年來全球各地頻繁發生網路攻擊事件,如2024年美國國防部遭受大規模駭客攻擊即為典型案例,中國在此類領域的能力增強無疑加劇了台灣關鍵基礎設施遭受攻擊的潛在風險。
更為隱性但殺傷力巨大的認知作戰成為北京對台灣施壓的重要手段。2024年總統大選期間,台灣即遭遇密集的境外假訊息攻擊,不僅引發社會分裂與認知混亂,也突顯出民主體制在資訊操控下的脆弱性。
近年全球頻傳網攻事件,如2024年美國國防部遭受大規模駭客攻擊即為典型案例。示意圖。(路透檔案照)
更重要的是,中國資訊戰能力的提升與其軍事戰略布局緊密結合。近年解放軍在台海周邊的軍事活動頻繁且規模逐漸擴大,透過電子戰和資訊戰的協同運作,形成日益嚴峻的軍事壓力。這種非傳統與傳統軍事手段的結合,可能在未來形成更為複雜的威脅結構。
面對這樣的威脅態勢,台灣無法再僅依靠傳統的被動防禦策略。國際社會已經意識到資訊戰的重要性並積極調整防禦態勢。美國國防部近期發布的2025年《國防戰略報告》中指出,網路與資訊作戰已成為未來戰爭的重要領域,並敦促與盟國之間強化協作。此外,「五眼聯盟」也提出警告,中國正透過招募西方軍事專家,以期迅速推動其軍事現代化進程,顯示此議題已經不再只是區域問題,而是全球安全架構的一部分。
中國資訊戰教育體系的重塑,對台灣既是警訊也是一個契機。示意圖。(路透檔案照)
台灣應積極借鏡國際經驗,推動跨國的情報與防禦合作網絡,打造更具韌性的防禦體系。同時,台灣還需啟動全民的認知安全教育,加強社會對假訊息辨識能力,從基層強化國家整體的抵抗力。
中國資訊戰教育體系的重塑,對台灣既是警訊也是一個契機。台灣應在戰略思考上主動轉型,透過與國際的積極連結,塑造一個具備有效防禦力與彈性的民主防禦共同體。唯有如此,方能在新型戰略競爭中穩固自身安全,維護區域和平的長遠發展。
(作者研究軍事政治學)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