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波妞
操弄聯合聲明,掩蓋不了主權現實
中國與馬來西亞聯合聲明中宣稱「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種陳腔濫調式的政治宣示,雖不新鮮,卻再次暴露中國企圖透過外交手段孤立台灣的策略性施壓。外交部第一時間嚴正反駁,重申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的事實,並非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從法理、制度、實際運作層面來看,台灣早已具備所有主權國家的要件,包括民主選舉、完整政府體系、獨立司法等。這樣的現狀,正是中國長年來無法吞下的「地緣政治之痛」。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左)4月16日訪問馬來西亞,與首相安華(右)於布城官邸見證簽署多項合作協議。(路透)
台灣的實力與價值,不容抹滅
中國操作對台話語權,並聯合他國發表「一中聲明」,反映的其實是對台灣國際地位日益鞏固的焦慮。尤其馬來西亞作為我國重要經貿夥伴,此次附和中國言論,雖令人遺憾,但也提醒我們:面對紅色滲透與經濟脅迫,台灣必須強化多元經貿布局、深化民主盟邦合作。事實上,台灣的晶片產業在全球供應鏈中不可或缺;我國公共衛生在COVID-19期間的表現也獲國際廣泛肯定。這些都是台灣「被看見」的真實憑據。
國際挺台,是對中國脅迫的反制
歐洲議會4月2日通過決議,明確譴責中國在台海及南海的脅迫行為,這不僅是對中國破壞區域穩定的反擊,更是對台灣堅守民主價值的肯定。美國、日本、歐盟等民主國家相繼重申維護台海和平、反對片面改變現狀的立場,說明國際社會並未被中國所操弄的「一中論述」蒙蔽。這些具體聲援,有力對抗了中國試圖主導區域秩序的霸權姿態。
歐洲議會大會4月2日通過對歐盟外交及安全政策評估報告決議文,譴責中國在台海及南海的脅迫行為。圖為歐盟外交事務高級代表卡拉斯。(法新社)
民主制度與國防意志,是台灣最大底氣
面對中國政治攻勢,台灣展現的不是恐懼,而是制度成熟與民意堅定。從政府積極外交斡旋,到民間公民社會的自由辯論與多元聲音,形成對抗認知作戰的「雙軌防線」。國軍近年強化自我防衛能力,配合不對稱作戰策略,更讓敵對勢力清楚感受到台灣不會坐以待斃,而是有能力、有決心保衛家園。
台灣前行,靠的是堅定與連結
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這不只是歷史事實,更是全球越來越多國家的共識。我們要做的,不只是反擊虛假的政治聲明,更要積極走出去,深化與志同道合國家的合作,不論是經濟、科技或安全領域,台灣都能是重要且可靠的夥伴。唯有如此,才能讓更多人理解台灣,並選擇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面對中國的壓迫,台灣更應自信前行,成為全球民主價值的堅實堡壘。
(作者為淡江大學戰略事務研究所助理)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