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中藥安全不是誰說了算——請回歸專業與數據!

◎ 林琮凱

近日有藥師團體代表於媒體發表文章,主張藥師具備中藥專業,並質疑衛福部「318解釋令」將危及用藥安全。然而,從實際數據與專業培育內容來看,此說法並未站穩事實基礎,恐有誤導大眾之虞。

衛福部發布藥事法「318解釋令」,針對販售中藥材之資格做出明確規範,卻引發中藥用藥安全爭議。圖為中藥材示意圖。(資料照)衛福部發布藥事法「318解釋令」,針對販售中藥材之資格做出明確規範,卻引發中藥用藥安全爭議。圖為中藥材示意圖。(資料照)

一、中藥教育訓練內容薄弱:名校藥學系課程內容一目了然

根據各國立大學藥學系(如台大、成大、陽明交大、國防醫學院)109年度後的課程資料顯示:多數學校所謂的「中藥課程」多為選修課程,且學分與時數極低;核心中藥專業技術課程如本草學、炮製學及實驗、方劑學及實驗普遍未開設。更關鍵的是,藥學系無中藥相關實習課程,畢業前無法實地進行中藥專業訓練,與實際執行中藥業務所需能力明顯脫節。同時藥師國家專技高考更無任何中藥學專業科目,僅考西藥相關科目,如生藥學、藥理學、藥劑學、臨床藥學等。問一句實在話:從未受過中藥實務訓練的藥師,分得清楚黃耆與甘草嗎?又如何談中藥品質與安全?

二、實際從事中藥販售藥師比例極低:數據揭露現實

根據113年底的統計:雖有1,278名藥師登記於中藥販賣業,但其中高達1,090人實際工作場域為藥妝店,僅從事少數中成藥產品之銷售。真正於中藥房或具規模中藥販售業態從事專業管理的藥師僅190位,占全體3萬2千多名藥師的比例僅0.6%!由此可見,藥師雖聲稱重視中藥專業,卻極少實際投入此產業鏈條,如何能一口咬定自己是中藥安全的唯一守門人?

三、「318解釋令」並非放任濫售,而是建立合理專業路徑

「318解釋令」僅針對販售中藥材(非處方調劑)之資格做出明確規範,要求中藥或生藥學系畢業生須修滿35學分中藥核心課程並具備一年以上實務經驗後方可登記,具備明確門檻與管理要求,非外界誤傳的無門檻開放。

此舉正是為了解決目前中藥販售業長年缺乏明確人員資格制度與傳承路徑的問題,為產業建立合格人才管道,非損害用藥安全,反而是保障制度化的重要一步。

5月4日藥師團體走上凱道,抗議衛福部「318解釋令」,呼籲守護全民中西藥用藥安全。(資料照)5月4日藥師團體走上凱道,抗議衛福部「318解釋令」,呼籲守護全民中西藥用藥安全。(資料照)

四、結語:回歸中藥專業的本質,而非排他式壟斷

藥師團體應誠實面對以下事實:

絕大多數藥師並未接受中藥完整訓練,更未參與中藥販售第一線;當今醫藥教育中,中藥與西藥仍屬不同學術與實務體系,無法以西藥專業涵蓋或取代;在藥師未真正具有「中藥專業」前,應尊重具實質教育訓練與實務經驗之中藥相關科系人員依法從業之權利。

藥師雖然是守護民眾健康的重要夥伴,但若企圖以模糊教育訓練不足的事實、藉語言優勢壟斷中藥產業,不僅無助於用藥安全,更可能損及中藥的傳承與民眾健康。中藥用藥安全的基礎是真正的專業,而非僅靠語言進行排他性的壟斷。

(作者為台北市中藥商業同業公會副理事長)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