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聰榮
國民黨近年來以「戰獨裁」與「護民主」為口號,強調反對專制統治、保護民主價值,並提出「人民團結是靠山,做一個堂堂正正台灣人」的理念。然而國民黨領袖人物近期與中國共產黨高層的頻繁互動卻讓這些主張蒙上陰影,引發台灣社會的質疑與爭議。作為長期關注台灣主權與民主發展的學者,我認為國民黨的行為不僅與其口號矛盾,更可能對台灣的民主與自主性帶來深遠影響。
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左)在中國會見國台辦主任宋濤,兩人都表示「期待兩岸攜手堅持一中、反對台獨」。(圖擷取自國台辦網站)
這些互動事件背後其實是充滿矛盾,根據調查,2024年4月26日,國民黨立委傅崐萁率16名立委訪問中國,次日與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主席王滬寧會面。王滬寧在會中強調「一個中國」原則與「1992共識」,反對「台獨」與外部干涉。2025年4月17日,洪秀柱與國台辦主任宋濤會談,宋濤同樣重申兩岸同屬一中,並強調反對「台獨」。三天後的4月20日,連勝文亦與宋濤會面,雖細節未明,但可推測議題圍繞兩岸關係。這些會面顯示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高層的互動密切,但其內容卻與國民黨的「戰獨裁」立場形成顯著矛盾。
中國共產黨以專制統治聞名,壓制言論自由、打壓異見,並對台灣施加軍事與外交壓力。國民黨一方面高喊「戰獨裁」,另一方面卻與這樣的政權頻繁接觸,難免讓人質疑其是否間接認可專制立場。更令人擔憂的是,中國共產黨的統戰策略長期試圖影響台灣政治與社會,這些會面可能為其滲透提供更多空間,與國民黨「斷滲透」的承諾背道而馳。
國民黨可能會辯稱,這些會面是基於「1992共識」促進台海和平,認為與中國對話有助於降低衝突風險。國民黨長期主張與北京保持溝通,並曾在2024年選舉中將此框架為「戰爭與和平的選擇」,強調對話是保障安全的關鍵。這種立場在當前台灣社會中難以獲得廣泛認同。特別是年輕世代與支持民主進步黨的民眾,更傾向於深化與美國及其他民主國家的聯繫,來抵禦中國的壓力。國民黨的對話策略看似務實,卻忽略了台灣民眾對主權與民主的高度警惕,可能進一步削弱其國內支持。
國民黨一方面高喊「戰獨裁」,另一方面卻與中共政權頻繁接觸,難免讓人質疑其是否間接認可專制立場。(資料照)
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的互動不僅是政治立場問題,更涉及台灣主權與民主的長期發展。批評者擔心,這樣的行為可能模糊民主與專制的界線,讓中國共產黨的影響力滲透台灣社會,進而損害台灣的國際地位與自主性。如果國民黨無法清楚交代這些會面的目的與底線,其「護民主」的口號將難以服眾,甚至可能加深民眾對政黨的不信任。
國民黨的「戰獨裁」與「護民主」口號若要成立,必須以實際行動證明其對民主價值的堅守,而非與專制政權的互動顯得曖昧不明。台灣的民主與主權仰賴每個人的理性與勇氣,國民黨應公開透明地說明這些會面的具體內容,並接受社會檢驗。唯有劃定清晰的民主底線,國民黨才能真正成為捍衛台灣自由的可靠力量,而不是讓「戰獨裁」淪為一句空話。
(作者為中台灣教授協會理事長,任教於台灣師範大學)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