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詠翔
近年來,共機繞台已淪為「新聞常態」,但我們是否警覺,這些日復一日的軍事挑釁,其實是中共刻意設計的心理戰術?北京正以「溫水煮青蛙」的方式,對台發動系統性混合戰,逐步削弱民心、模糊和平與戰爭的界線,並持續測試國際社會的容忍極限。這種「灰色地帶行動」正讓台灣一步步陷入前所未有的戰略險境。
台灣是中共的「制度死敵」
中共對台灣的覬覦,從來不只是統一問題,更不是民族情感的驅動,而是攸關其政權存亡的戰略焦慮。作為華人社會中唯一成功實踐民主自由的國家,台灣的存在本身就是對極權專制的一記響亮耳光。對習近平而言,奪取台灣,象徵的不只是地理的擴張,而是對民主制度的全面否定與征服。
對習近平而言,奪取台灣,象徵的不只是地理的擴張,而是對民主制度的全面否定與征服。(法新社)
中共一再高喊「台灣自古屬於中國」,試圖以歷史話術誤導國際視聽,強化其對台主權的敘事壟斷。但事實鐵證如山:自1949年中共建政以來,台灣從未被其統治過一日。這是歷史真相,更是國際法下台灣爭取國際支持的重要依據。
軍事挑釁的日常化,是戰爭的開端
從戰機繞台、無人機騷擾、氣球偵察到海空軍聯合軍演,中共正在有系統地對台實施「軍事挑釁常態化」。若同樣行徑發生於北約周邊,早已引爆區域警報;但台灣,卻被迫將這些高度敵意視為「例行公事」。這正是中共的戰略用意:以不斷升高的壓迫感、磨損台灣的心理防線,並讓國際社會對這些危險行為感到「麻痺」。而真正的風險在於,當威嚇與演習變得難以區分時,真正的侵略行動也將難以預警,國際反應恐將遲緩,甚至錯失阻止戰爭的黃金時機。
台灣應對混合戰,絕不能手軟
面對這場非傳統戰爭,台灣不能僅靠軍事武備應對,更須強化全民心理防衛與社會韌性。不對稱戰力的建立是基本功,而認知作戰的防禦同樣迫切。中共透過假訊息滲透媒體、操弄輿論、分化社會的能力不容忽視。我們需要從教育、媒體、社群到基層社會,全面推動「抗認知戰防衛體系」,讓全民都能識破敵人企圖、堅守本土立場。
更重要的是,台灣人必須徹底揚棄「和平幻象」——和平從來不是天賜,而是靠實力與決心爭取來的。唯有全民展現堅強意志,世界才會相信台灣值得被守護。
中共正有系統地對台實施「軍事挑釁常態化」,磨損台灣的心理防線,並讓國際社會對這些危險行為感到「麻痺」,以滿足其向外擴張的野心。圖為5月2日至3日中共解放軍進入台海周邊空域活動示意圖。(國防部提供)
國際社會的沉默,就是中共的戰略助攻
北京不是短期內以閃電戰奪台,而是以混合戰方式蠶食鯨吞、步步進逼。若國際社會對這些挑釁手段選擇默不吭聲,等同於縱容中共繼續擴張,甚至鼓勵中共在其他區域複製相同模式。
因此,民主國家必須立即採取具體行動:加強與台灣的軍事合作、提升對台外交聲援、正面打擊中共經濟脅迫,並明確設下「對台動武即觸發聯合制裁」的紅線。讓中共明白,入侵台灣不僅是挑戰一個島國,更是挑釁整個自由世界。
台灣是民主陣線的前哨,中共對台的混合戰早已啟動,這是一場沒有硝煙、卻致命的戰爭。自由世界若再沉默,明日勢必為今日的退讓付出更大代價。守住台灣,不只是守住一塊土地,而是守住全球民主價值的最後防線。
(作者為學生)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