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介立
近日在網路上看到有論點指出,一篇發表於《美國移植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plantation, AJT) 的論文,因其期刊影響指數 (JIF) 甚高,故代表該論文已獲專家高度認同。
一篇發表於《美國移植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plantation, AJT) 的論文。(取自貼文)
這個推論過於簡化了影響指數的意義。
期刊的影響指數主要反映的是該期刊整體文章在特定時間內的平均被引用次數,代表的是期刊的學術聲望與平均影響力。雖然高 JIF 期刊通常意味著較為嚴謹的同儕審查流程,但並不直接等同於期刊中的每一篇、特定論文都已獲得該領域專家的普遍共識或背書,尤其對於剛發表的文章更是如此。論文的學術價值和最終是否被廣泛接受,仍需時間的考驗與後續研究的驗證。
對我而言,看到這篇「病例報告」能成功發表在高影響指數期刊上,我覺得更重要的意義在於提升了該報告內容「真實性」(authenticity) 的可信度。
換句話說,這件事較高機率是真的,不是造假 (fabrication)。
(作者為腎臟科醫師)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王介立醫師臉書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