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反制中國併吞野心 賴推五大國安防線力守台灣

◎ 三毛

2005年中國全國人大通過《反分裂國家法》,形同對臺灣下達「法律戰最後通牒」,不僅明列「非和平手段」作為處理臺灣問題的選項,更企圖透過法律語言掩蓋其對臺主權主張的非法性;此法二十年來,儼然成為中共對臺政治、軍事與法律壓力的核心工具,強化其對內動員、對外威懾的統戰語術;如今面對中國持續升高的併吞企圖,總統賴清德適逢此法屆滿二十週年前夕,召開國安高層會議,直指中共五大對臺統戰與國安威脅,展開有系統的反制部署,展現堅守主權的決心。

賴清德總統日前召集國安高層會議,盤點中國5大威脅,提出17項作為因應。(圖:總統府提供)賴清德總統日前召集國安高層會議,盤點中國5大威脅,提出17項作為因應。(圖:總統府提供)

堅定主權立場:以和平四大支柱回應中國威脅

針對中國對臺主權的否定與威脅,賴總統強調以「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為根本依據,作為對抗中共併吞意圖的戰略回應;此方案涵蓋強化國防、經濟韌性、國際夥伴合作以及穩健兩岸政策,意圖在防衛中尋求和平,鞏固社會共識;尤其在外交戰線上,政府積極爭取與理念相近國家的合作,共同譴責中國片面改變臺海現狀的行為;這不僅是對中國的制度性回應,更是傳達臺灣願意以負責任的方式與世界同行,強化民主防線的國際連結。

深化國際合作:凝聚全球反併吞聲量

賴總統強調,將透過與友盟國家的合作,讓國際社會更加明白中國企圖併吞臺灣並非臺灣內部事務,而是攸關區域和平與全球民主體系的關鍵議題;臺灣作為第一線民主防衛堡壘,正逐步成為國際自由陣營對抗極權擴張的焦點,藉由強化與美、日、歐洲等國家在外交、經濟與安全領域的互動,臺灣可進一步將自身處境國際化,轉化為國際議程,形塑對抗中國併吞野心的全球共識;這項策略不僅是對主權的守護,更是對和平現狀的具體貢獻。

凝聚社會共識:從認同教育到制度改革

為因應中共透過混淆認同、滲透軍隊及吸引青年進行統戰的多重手段,賴總統提出包含恢復軍事審判制度、清查國人申辦中國證件、提高赴中風險意識等一系列策略,強化對統戰行動的系統性管理;特別是面對中國透過「融合發展」吸引臺青、臺商的威脅,政府推動提升識讀教育與產業韌性,旨在讓民眾看清中國「融合」背後的政治陷阱;內部社會若能凝聚出對中國統戰的高度警覺,將成為政府維護主權、鞏固民主的最大後盾。

民主防線的集體守護:全民參與的國安戰略

因應非常事變或戰時執行民防任務需要,內政部與國防部公告修正「替代役役男服役期滿後召集服勤實施辦法」。 (資料照)因應非常事變或戰時執行民防任務需要,內政部與國防部公告修正「替代役役男服役期滿後召集服勤實施辦法」。 (資料照)

賴總統指出,政府雖全力投入國安防護,但「單靠政府之力仍嫌不足」,強調全民共同參與才是對抗中國併吞圖謀的關鍵力量,中共的策略不再只靠軍事壓力,更以滲透、認知作戰及經濟手段潛移默化臺灣社會;因此,強化民主韌性、建構全民國安意識,成為本次國安會議所傳遞的核心精神,在反分裂法威嚇持續之際;臺灣透過內政與外交雙軌並進的反制作為,不僅展現了主權不容侵犯的堅定態度,也讓國際社會看見臺灣在極權壓力下,仍能昂首前行的民主價值。

(作者為研究生)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