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熊學院
美國這一波的關稅,希望主導全球經濟格局重整。
結論說在前:這場川普發起的關稅之戰,核心重點是「決心讓全球與中國脫鉤」。
這場川普發起的關稅之戰,核心重點是「決心讓全球與中國脫鉤」。示意圖。(歐新社檔案照)
在這波關稅大戰有一個重點被忽略了:美國並不是逼你來談判就結束了。
在面對與美國的全面性對等關稅的應對下,所產生的附帶效果將是:#必然得對中國祭出關稅調整政策。
因為中國在面臨對美國的高關稅下,為消化過勝之產能,勢必得另尋其他國家作為傾銷對象。
為防止隨之轉移的中國產能傾銷,各國在與美國談判貿易條件以降低美國關稅之同時,無可避免地得同步對中國進行關稅之調整,防止中國繞道洗產地。
♦️此時是調整台灣產業結構的最好時機
為什麼川普要這麼做?
原因很多,但最主要因素就是:中國一直藉由移轉產能,藉由「洗產地」傾銷到美國,並逃避關稅。中國一直藉由移轉產能,藉由「洗產地」傾銷到美國,並逃避關稅。示意圖。(彭博檔案照)
大家如果還記得,2018年也曾打過一次關稅大戰。當時中國貼牌洗產地、利用東南亞(越南、印尼)分散過剩產能。
於此同時,#正是台灣產業的重整時機。
根據中央社報導,台灣2023年對中國(含香港)貿易總額占對外貿易總額28.57%,創下10年來新低,中國角色逐漸成為非「必要條件」。
當務之急是加速產業升級,加強產品的技術含量、多使用美國授權的產品或零件,並減少並最終去「紅色供應鏈」。
例如中國的任何廉價劣質產品、零部件或服務、中國監視器、新疆棉、淘寶。
♦️「黃金逃生通道」?
川普不僅在意中國洗產地並惡意傾銷打壞其他產品市場,透過下方案例就可看出川普真正在意什麼:
一份美國聯邦政府正式修訂文件《Annex III》其中一條9903.01.34條文,被稱為「黃金逃生通道」,可能成為台灣出口美國市場的豁免條款。
這表示:「銷往美國商品只要美國價值占20%以上商品、美國價值部分免稅」。
意思就是,產品輸入美國時(例如蘋果電腦或使用輝達晶片的產品),可以因為使用美國授權(智慧財產權、軟體或關鍵零組件)避免關稅。
川普不僅鐵了心要對抗中國,更期望美國「再度工業化」,誓將早已被掏空的產業鏈重建。
這符合美國的利益,同時使用美國先進的技術與服務,也有助於台灣擴張全球市場。
♦️國際合作:夥伴結盟的禮尚往來
美國最在意兩件事,一是與中國脫鉤,二是貿易逆差。
「貿易逆差」白話是「台灣賺到美國的錢比較多,美國賺到台灣的錢比較少」。
國際間最好的貿易平衡,就是雙方都賺得差不多、都有得到好處。台灣對美國的貿易平衡策略,是在科技、國防與能源領域擴大結構性採購。圖為F-16V(BLK70)型戰機。(圖:取自洛克希德馬丁官網)
台灣對美國的貿易平衡策略,是在科技、國防與能源領域擴大結構性採購,不只一次性商品,更該包括技術授權與戰略合作,讓雙方形成深度結合的供應鏈夥伴。
♦️國際合作:安全與信任
台灣最能平衡的手段之一,是採購軍事防衛裝備。
這也是為什麼國防部已提出軍事採購清單,各項採購將積極進行,不僅可以平衡兩國之間的貿易,並能給予台灣安全保障。
但又回到台灣內部刪凍國防預算的問題:這危害台灣安全,也危害平衡台美之間的貿易利益。
♦️誰還在胡說八道要讓台灣走回頭路?
包括台灣,有50個國家願意與白宮談判,例如越南也很快提出「採取零關稅」政策,與台灣提出的因應策略類似。
唯一堅持不談判且祭出「全面關稅報復」的只有中國,勢必會在這波關稅大戰中損失慘重。趙少康竟說:「應全面開放中客來台觀光、爭取中國賺千億生意」。(資料照)
今天(0407)中國國民黨趙少康說:「在關稅問題釐清前,賴清德總統敢不敢下令停止台灣對美國的一切投資?」、「應全面開放中客來台觀光、爭取中國賺千億生意」。
中客觀光產值何時達到千億過?根本把台灣人當白痴。
懂門道都知道,中客觀光戲法大多數都灌給中資的旅行社、購物團,真正台灣人的中小企業與在地產業根本賺不到。
觀光業靠得就是國際景氣,如果大家都沒賺到錢,誰能出來觀光?
傅崐萁甚至還說「當初藍白刪除總預算一千多億,正好可以因應這次關稅衝擊」。
恰恰相反。刪預算不但危害台灣防衛安全、還失信於美國,原本答應採購的裝備武器都沒辦法買、讓台灣失去與美國談判與貿易平衡的手段。
尤其中國現在是被課重稅的「前段班」,中國國民黨還要把台灣繼續跟中國綁在一起?
談判有很多種方式,但選擇走回頭路跟中國掛鉤,這就是把台灣綁在炸彈上,坐上失速列車奔赴懸崖。全球經濟洗牌的陣痛期,台灣不能當地獄倒楣鬼。(取自貼文)
這場關稅戰,台灣完全能化危機為轉機,利用轉機創造商機。
這是一段全球經濟的陣痛期,對抗中國的浪潮早已掀起。
面臨這波經濟大洗牌,最怕的是站錯隊伍,洗牌後發現自己站到中國那一邊,變成地獄倒楣鬼。
台灣如果選擇逆向行駛,只會跟中國一起雙雙滅亡。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黑熊學院臉書: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