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暗流浪者
這幾天對於川普的關稅大棒,我一直在觀察情勢,看了很多相關討論,直到賴政府有令人滿意的回應為止。在此大概總結一下自己的想法。
二戰結束以來,美國擁有美金本位的霸權地位與無限舉債的利多,長期以雙赤字(貿易赤字與財政赤字)滋養著全球經濟,大量的資本流入美國的國債與資產(如股市、房地產等),世界各國也享受著人類歷史上空前的繁榮。
減少美國債務及平衡赤字,將生產線移回美國,讓美國再次強大起來,是川普一直想要且必須達成的目標。(路透)
但是這種情況不可能無限期延續下去,在全球化的影響下,美國的生產線大量移往海外,國內製造業委靡不振,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再加上美國的赤字問題已經非常嚴重,無限印鈔和舉債又會刺激國內通膨,使人民的生活越來越艱難。如今美國的國力已經無法在財政赤字擴大、國內通膨嚴重的情況下還一面持續對外援助,一面維持全球秩序。更別提自1990年代以來,美國資本輸出跟生產線外移還變成資敵行為,造就了她最強大的對手中國。因此,減少美國債務及平衡赤字,將生產線移回美國,讓美國再次強大起來,是川普一直想要且必須達成的目標。
川普平衡赤字的具體手段有二:削減支出以及減少貿易赤字。馬斯克正在做的就是削減支出(當然做得好不好跟引起多大的反彈是另一回事),對進口商品課關稅則是減少貿易赤字。
台被課32%關稅 跟中國洗產地有關
關稅的計算公式由於太簡單粗暴又沒什麼學理根據,被各方專家痛罵是理所當然的。不過川普對全球課關稅的目的,顯然不只是想靠外國的錢來填補美國的財政黑洞那麼簡單,目前已經觀察到幾個明顯的現象:
1.川普宣布課關稅是一種逼各國去談判的手段,看是要赴美投資還是要多買美國商品,以達降低貿易赤字的目的。許多國家即使對川普罵聲一片,仍然很快就準備啟動談判,因此最初宣布的對等關稅數字,極有可能不是最終要課的比例,仍然有很大的轉圜空間。但是這樣做當然有風險,如果被課關稅的國家決定不和美國談判,而是以報復性關稅反制,就有可能兩敗俱傷。
川普課關稅的目的之一是要圍堵中國,這波被課以超過30%高額對等關稅的國家,很多都是中國洗產地的重點國家。(路透)
2.川普課關稅的另一個目的是要圍堵中國,這波被課以超過30%高額對等關稅的國家,很多都是中國洗產地的重點國家,如越南、泰國、印尼、斯里蘭卡、孟加拉、台灣等。而柬埔寨作為中國另一個潛在的外移生產地,也被課徵高達49%的關稅。川普此舉顯然是要封死中國產品的「洗產地」路線,同時也是在逼各國站隊,看是要站美國隊還是中國隊。
3.對等關稅的消息一宣布後,由於市場對全球貿易戰可能推升物價並導致經濟衰退的疑慮,使得投資人逃離風險性資產,觸動全球股市崩跌,跌幅之大幾乎直逼2020年新冠疫情剛爆發時的情景。然而,隨著資金開始湧入公債、黃金等避險資產,債市開始穩定成長。人們開始分析,川普這一波對等關稅措施所導致的經濟震盪,似乎是有意在製造大規模資金流動,讓資金流入較能避險的債券,甚至為逼Fed降息創造機會。川普的財政部長史考特.班森特曾經一再表明,川普最重視的金融市場指標不是股價,而是美國公債殖利率。壓低公債殖利率不僅能降低聯邦政府的舉債成本,也能壓低企業和消費者的借貸成本,畢竟從公司債到房貸利率,都以公債殖利率為基準。因此川普的對等關稅很可能是一齣人為的經濟衰退戲碼,藉由引發股市崩跌,逼得Fed不得不降利率提振成長,同時國會再配合通過減稅案,合力拉抬成長。這一帖猛藥是否會奏效,還要再觀察幾個月,等到2026年的期中選舉時就會見真章。
對等關稅的消息一宣布,全球股市崩跌,台股7日開盤隨即跌破2萬點,一片慘綠。(記者田裕華攝)
罵川普絕對沒問題,畢竟他的措施導致人們的資產大幅縮水,我自己手上的股票也跌很慘,心情不可能完全不受影響。但光罵川普畢竟無助於解決問題,還是要探究川普課關稅背後的動機是什麼,才能拿出正確的策略化解危機。
一開始行政院的反應,是將編列880億元特別預算,推動農工業金融支持、租稅優惠等20項措施,很明顯並沒有打到美國要的點,理所當然受到猛烈抨擊。大家想看到的是政府派出擅長外交事務的團隊去和美國談判,同時降低對美課徵的關稅,加碼購買美國商品,以平衡對美貿易逆差。而不是又試圖大撒幣去補貼被課的關稅跟產業,方向完全錯誤。更別提以目前立法院的組成結構,特別預算大概也會被藍白擋下,根本解決不了問題。
昨天(6日)賴清德發表的談話,就很明顯符合大家的期待了,賴政府提出的策略確實有參考大家的分析結果。在爭取改善對等關稅上,賴政府將派出談判團隊,從零關稅開始談,而且也將擴大對美採購、擴大對美投資、排除非關稅障礙,並決心解決中國在台灣設立中資公司來洗產地的問題。此舉也讓川普馬上發文表示台灣將從零關稅開始談,顯示他對賴政府的反應很滿意。
總統賴清德6日發布影片表示,台灣沒有計畫對美採取關稅報復,政府將提出五大因應策略。(圖擷取自賴清德臉書影片)
賴政府也表示將會努力幫助受衝擊的產業度過危機,並提出中長期發展計畫,鼓勵企業根留台灣,布局全球,特別是加強對美投資與產業合作,行銷全世界。賴政府也承諾將會聆聽業界心聲,讓政策更符合產業需求。
從川普宣布對等關稅的那一刻,我就不太擔心政府的反應,我認為賴政府應該不至於搞不清楚美國要的是什麼,會採取適當的對策因應。事實證明他們也確實沒讓我們失望,我們2024年的那一票真的很值得。
對於那些明明是川普宣布要課對等關稅,卻只會罵政府跟民進黨,狂洗台積電投資美國卻換來32%關稅的風向,甚至說新南向政策沒用的政治巨嬰,我只有一個回應:你們是要支持賴政府去跟美國談判,爭取更優惠的貿易條件,還是要移民過去當中國人,或是繼續把生產線留在中國,產品上寫著made in China,然後跟著中國一起被課至少54%起跳的關稅嗎?這應該不難選擇吧?
能否抗中清內賊 美方評估台灣要點
台灣之所以被宣布要課32%的關稅,除了對美貿易順差之外,更嚴重的是中國洗產地問題。川普1.0時對中國發動貿易戰,促使大量鮭魚返鄉,卻也造成工業用地和商辦飆漲,公司法人地主們靠炒房跟收取昂貴的租金大發橫財,台灣則成為中國利用來洗產地迴避中美貿易戰的破口,這些都不是台積電投資美國1000億美元就能解決的問題。
諷刺的是,在川普發動的新一波對等關稅貿易戰中受創最深的反而是地方政府,因為無論是受到關稅衝擊而影響出口的產業,那些幫中國洗產地、對中國依附很深的台商,或是靠炒房地產致富的老一輩企業,都與地方政府的財源息息相關,這也是為什麼蔣萬安會出來召開「基北北桃會議」的原因。然而地方政府根本無法代表台灣和美國談判,所以他們對此完全無能為力,只能希望中央幫他們解決問題。偏偏藍白立委去年又強行通過了財劃法,大幅減少了中央財源,徹底削弱了中央補助地方的能力。
立法院國民黨團7日舉行記者會,要求馬上召開國是會議,讓朝野一起面對困難、攜手共同解決問題。(記者方賓照攝)
那些今天跑出來喊「共赴國難」,要求停止大罷免的藍白立委們,現在看到中央必須有足夠財源因應緊急變故多重要了嗎?不知他們有沒有發現,自己去年底做的事看起來好像讓地方政府多了很多錢,實際上已經嚴重影響到地方利益呢?或許他們根本不在乎,因為他們只是一群決心要搞壞體制的中共內應,任何對台灣好的事,都是他們不願意做的。
無論賴政府和美國的談判結果如何,大罷免都勢在必行,賴政府不管採取什麼措施,前提都必須是在立法院不會被藍白扯後腿;美國對於台灣這個盟友是否值得信任的評估,也一定程度建立在台灣能否有效抵禦中共滲透跟剷除內賊的成果之上。因此我們就全力清除立法院中的中共內應,讓賴政府能夠不受阻擾的帶領台灣度過難關吧!
(作者為時事評論者)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黑暗流浪者臉書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