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愚工
2024年12月,中共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對【民營經濟促進法】(簡稱「民促法」)草案進行初次審議及「廣泛徵求社會意見」程序。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兩會竟然沒有援例依樣走過形式,完成立法。
人民日報宣稱的關鍵理由是要加入下列規定:任何單位不得違反法律、法規向民營經濟組織收取費用,不得實施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罰款,不得向民營經濟組織攤派財物。
中國今年3月召開的兩會中並未完成「民營經濟促進法」的立法。(美聯社)
熟悉中共文化的人都知道,每次中共宣揚政績,就會暴露其過去隱藏多年的謊言。例如,過去中共一再信誓旦旦要「優化營商環境,保障投資者權益」,如今上述理由形同中共自證一直沒有訂定法律保障企業免於被濫罰,被亂攤派財物的霸凌。最經典的案例是台商富士康、奇美集團及遠東集團都吃過這種虧,甚至他們自家的阿里巴巴及騰訊都無法倖免於難。如今中共經濟陷入困境,才想起試圖立法迂迴罪己,找回民營企業的心。前陣子由習近平主持召開民營企業座談及最近又要「急邀大量的外商執行長前往北京開會,並安排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就是源於此。
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吸引外商直接投資(FDI)淨額僅45億美元(約台幣1480億),創新紀錄,只有2021年高峰時的1.3%。外商出走固然有中國紅利優勢不再、中共走不出公有經濟為主軸的教條陷阱、中美對抗加劇及中共惹毛國際的因素,但中國連保證民營企業基本權益都滿嘴謊言,如今要立法又拖拖拉拉則是最後一根稻草。由於地緣及兩岸的微妙歷史關係,國人投資中國,人身及財務風險更甚於歐美企業,必須做好更穩健的風險管控。
(作者業商)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