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港人參與反送中 多年後返港遭捕判刑

◎ 衛重華

一名曾參與2019年香港反送中運動的男子,已移居日本多年,近日回港探望病重母親時被捕,隨後在區域法院被控暴動罪,判囚三年九個月。此案再一次揭露香港法治的崩壞與政治清算的持續。當年百萬港人走上街頭,爭取的是自由與法治,幾年過去,政權不但無視民意訴求,反而以時間換取空間,逐步清算參與者,企圖徹底抹去這段抗爭歷史。

一名香港男子從日本返港後被捕,並遭控於2019年參與暴動,案件近日於香港法院審理。圖為2019年反送中運動期間警方布防。(中央社資料照)一名香港男子從日本返港後被捕,並遭控於2019年參與暴動,案件近日於香港法院審理。圖為2019年反送中運動期間警方布防。(中央社資料照)

從案情來看,該男子並未涉入具體暴力行為,無證據顯示其投擲汽油彈或縱火,只因身穿黑衣、佩戴口罩與手套,就被推斷具有「參與暴動的意圖」。這樣的量刑邏輯,無異於將政治立場視為犯罪證據,任何象徵性的行為或裝扮,都可被用作定罪工具。過去的「無罪推定」原則,已被今日的「預設有罪」所取代。當法院可依「穿黑衣」推論意圖,即意味著法律不再捍衛公義,而是服從權力的命令

穿黑衣、戴口罩與手套 就被認定 「暴動的意圖」

判詞中法官強調當日示威具「一定程度的組織與計畫」,又指被告與示威群眾「目無法紀,挑戰法治」,但真正挑戰法治的,豈不是正以法律之名懲治異見的政權本身?2019年爆發的反送中運動,根源於當局強推惡法,無視社會共識與民間聲音。民眾無可奈何才走上街頭,原是憲法保障的和平示威權利,今日卻被反轉為違法暴動。司法系統若失去中立與自省,只會淪為極權的附庸。

港府逐步清算 企圖徹底抹去那段抗爭歷史

尤其駭人的是,該名男子早在2020年已離港,生活重心轉向日本,卻因回鄉盡孝而遭拘捕。政權對抗爭者的追捕不限時效、不分輕重,不容悔改與遺忘,這種做法,不僅令人質疑所謂「依法辦事」是否仍有底線,也讓流亡港人無法安心與家人重聚。這不是司法正義的體現,而是一種政治報復的儀式性懲罰。透過此案,政權向社會傳遞明確訊號:過去的抗爭,永不會被原諒。

「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在強推「港版國安法」後,已被當局視為香港獨立或煽動國家分裂的象徵而遭禁止。(美聯社)「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在強推「港版國安法」後,已被當局視為香港獨立或煽動國家分裂的象徵而遭禁止。(美聯社)

辯方指出,當今社會環境與2019年已截然不同,被告也不具重犯風險,但法庭卻選擇漠視這一切,堅持以五年為量刑起點,再給予「認罪減刑」,仍判處三年九個月。這種「技術性從寬、實質性從嚴」的量刑策略,不是基於法理上的平衡,而是政治上的考量。當香港司法機構以這種標準判案,其實早已不是個案,而是一場系統性打壓的延續。

港警國安處通緝對6名被控違反《國家安全法》、目前身處海外的社運人士祭出懸賞通緝。(圖翻攝香港警務處)港警國安處通緝對6名被控違反《國家安全法》、目前身處海外的社運人士祭出懸賞通緝。(圖翻攝香港警務處)

「參與和平示威,多年後遭逮捕判刑」,是一句冰冷的事實描述,背後卻是無數家庭的破碎、自由的喪失與社會的恐懼。當和平示威者被視為罪犯,沉默才被容許,這樣的社會距離極權只有一步之遙。香港正在經歷一場歷史性的轉向,從自由之都淪為懲罰公民的機器,而我們有責任記住、揭露並抵抗,因為遺忘與沈默,將使未來更加黑暗。

(作者為軍人)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