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應然
據媒體報導,藥界繼想將事後避孕丸由處方藥改為由藥局直接販賣的指示用藥之後,現又將矛頭指向流感快篩試劑,要求衛福部儘速開放流感快篩試劑在社區藥局販售,這到底是要廣開方便門讓民眾方便取得,把握治療時機,還是要廣開隨便門讓藥界合法販賣,保握營業利機,值得探討。
「專業版」流感的篩檢是要長棒深入鼻咽部採檢才準確。圖為醫師幫病人篩檢。情境照,圖中患者與本文無關。(資料照)
藥界美其名藥局若能販售流感快篩,就可避免民眾僅因感冒輕微症狀就趕到醫療機構篩檢,減輕醫護人力負擔,避免交叉感染風險,可是有沒考慮到民眾輕微感冒症狀何須快篩?
事實上真正需要快篩的民眾常是合併高燒、虛弱的高風險病患,且若一旦篩出,就必須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來減輕風險,這些都必須醫師做醫療評估才能執行,更何況「專業版」流感的篩檢是要長棒深入鼻咽部採檢才準確,使用「家用版」短棒膚淺快篩常會出現偽陰性的結果,反而誤導病情,延誤治療契機。
這是因為病毒在鼻咽部的量較多,在鼻腔的量較少的緣故,這不是像懷孕快篩只需要驗尿那麼簡單的事。是否藥界的下一個目標是也要開放抗病毒藥物直接由藥師處方了,以便「及時」治療並一貫作業?
雖然聽說目前醫療費用都很高的美國、日本、香港等地的民眾,已能在藥局或上亞馬遜網站,買到不同廠牌的流感、新冠肺炎二合一快篩,遽聞價格大約落在台幣900元上下,但在醫療費用相當低廉的台灣,快篩流感(採檢+快篩試劑)健保只有350點,新冠快篩也略如此,醫師的採檢技術費+試劑費用總和還低於這個家用二合一快篩的費用,台灣的民眾是否已經準備好面對如此價格高昂,偽陰性多、還必須自我採檢的家用快篩了?
是否藥界的下一個目標是也要開放抗病毒藥物直接由藥師處方了。圖為常見的流感抗病毒藥物克流感。(資料照)
許多藥物一旦由醫師開立的處方用藥變成藥局直接販賣的指示用藥後,往往價格三級跳,例如一顆止痛退燒的普拿疼,在藥局可賣到15元,在醫療院所的健保價卻只有不到1元,差距天壤。
立委羅廷瑋為國外流感快篩廠商及藥界代言,提出申請流感新冠二合一「家用版」快篩上市,如果這只是使針對台灣偏遠醫療資源缺乏區域尚可理解,正如外國或因幅員遼闊就醫不便、或因醫師短缺、或因醫療費用高昂,而由藥師、護理師取代醫師工作一樣,但台灣國情是否如此?
台灣的醫療制度要不要學習國外?生病先自行診斷買藥吃,治不好再花大錢預約看醫師?還是要維持現今滿意度90幾%的全民可近可親的健保制度?衛福部可要三思而後行。
既然身兼藥師全聯會理市長的總統府國策顧問黃金舜提醒,流感對高風險族群威脅高,未及時就醫或服用抗病毒藥物,恐加重病情甚至害命,民眾就應有病迅速就醫,而非儘速開放流感快篩試劑在社區藥局販售,這樣才能真正把握治療時機。
(作者為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