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嚴管補助企業 勞動法遵成關鍵門檻

◎ 侯嘉偉

補助金有條件:勞動部嚴抓企業勞動法遵循

近期媒體報載,審計部點名部分企業在補助計畫中屢次違反勞動法規,勞動部隨即跟進,訂定三大「情節重大」違規標準,包括:一年內違規罰款累計超過100萬元、單次罰款超過50萬元,或因違反職安法導致停工及重大職災。若企業觸犯這些條件,政府將追回所有補助款,展現維護勞工權益的決心,並提醒企業須重視勞動法規遵循

部分企業遭點名在補助計畫中屢次違反勞動法規,勞動部訂定三大「情節重大」違規標準,提醒企業須重視勞動法規遵循,並展現維護勞工權益的決心。(資料照)部分企業遭點名在補助計畫中屢次違反勞動法規,勞動部訂定三大「情節重大」違規標準,提醒企業須重視勞動法規遵循,並展現維護勞工權益的決心。(資料照)

補助強調勞權,違規恐失資源

政府補助初衷在促進產業發展與提升就業機會,但部分企業因管理不善或忽視勞工權益,反使補助資源成為違規成本的一部分,破壞市場公平競爭。補助款源自納稅人,應用於改善勞動條件,而非補貼違規行為,因此企業必須將遵守勞動法規納入治理核心,以確保補助資金發揮正面效益

企業自律成關鍵 建立完善內部監管機制

面對嚴格的補助審查標準,企業應強化內部監管機制,定期檢視法規執行情況,避免因管理疏忽而累積違規紀錄。同時,企業應加強員工教育與法令培訓,確保從業人員理解法規並意識到法遵經營對企業長遠發展的重要性。透過完善的內部稽核與風險管理,企業可降低法律風險與經濟損失。

企業補助款源自納稅人,應用於改善勞動條件,而非補貼違規行為,企業必須將遵守勞動法規納入治理核心,以確保補助資金發揮正面效益。勞工示意圖。(資料照)企業補助款源自納稅人,應用於改善勞動條件,而非補貼違規行為,企業必須將遵守勞動法規納入治理核心,以確保補助資金發揮正面效益。勞工示意圖。(資料照)

落實法遵經營 確保企業永續發展

政府對企業補助的嚴格監管,凸顯勞動法遵對產業發展的重要性。企業應以此為契機,建立健全的內部監管機制,確保符合法規要求,避免因違規導致補助款遭追繳,甚至影響企業聲譽與發展。唯有將勞動法遵視為企業經營的核心價值,才能確保補助資源發揮應有的正面效益,促進市場公平與勞工權益的保障,共同推動產業的永續成長。

(作者為臺北市政府勞動局、臺灣花蓮地方法院調解委員)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