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立聖
近期,台灣資安領域發生一起震撼社會的事件——馬偕紀念醫院遭駭客攻擊,導致高達1660萬筆病患資料外流,這些資料最終被轉手賣給詐騙集團,對台灣社會造成嚴重影響。幾乎在同一時間,彰化基督教醫院(彰基)也遭駭客攻擊,雖然最終未造成資料外洩,但這兩起攻擊事件的巧合,令人不禁思考:這真的是單純的資安事件,還是背後另有其他動機?更令人玩味的是,馬偕紀念醫院與彰化基督教醫院,同屬於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醫療機構,這是否意味著攻擊行動可能與政治因素有關?
馬偕醫院遭駭客攻擊,導致高達1660萬筆病患資料外流。(資料照)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長期以來,不只是台灣最具影響力的宗教團體之一,更是一個積極支持台灣主權的組織。回顧歷史,1971年長老教會發表《對國是的聲明與建議》,主張「人民有權決定自己的命運」。到了1977年,更進一步發表《人權宣言》,強調:「台灣的未來應由台灣住民決定,並應成為一個新而獨立的國家。」這些聲明的時間點,甚至比民主進步黨的成立還要早(1986年),因此,長老教會的立場對台灣的國族認同影響深遠,無論在民主化過程,還是對抗中國的政治壓力上,長老教會始終站在捍衛台灣的第一線。
馬偕與彰基的資安事件表面上看來是典型的醫療機構遭受勒索軟體攻擊,但值得深思的是,為何這兩間醫院剛好都隸屬於長老教會?這讓人不禁推測,這是否可能不只是普通的網路攻擊,而是一場有計畫的攻擊行動,甚至可能涉及國家級的網軍行動。如果駭客的攻擊對象並非隨機,而是有計畫地針對長老教會的醫療機構,那麼可能的目的有兩種:
一、削弱台灣人民對長老教會的信任。透過駭取大量病患個資,並讓這些資料流入詐騙集團,駭客可以製造社會恐慌,讓台灣民眾認為:「長老教會的醫院沒有保護好個資,甚至可能與中共相關外部駭客有勾結!」這樣的情緒若持續發酵,可能會導致部分民眾對長老教會產生疑慮,甚至影響長老教會在社會上的聲譽與影響力。
二、在台灣內部製造不信任感與分裂。駭客攻擊的影響不僅是個資外洩,而是可能影響台灣內部的團結。當病患資料被盜,輿論很可能轉向批評醫院與政府的資安管理,甚至讓部分台灣民眾懷疑:「這些醫院是不是自己賣掉病患資料?」這種質疑可能引發社會對醫療機構的不信任,進一步擴大內部分裂,而這正是中共長期以來對台灣的認知作戰策略之一。
從過去的經驗來看,中共駭客組織經常針對政府機構、媒體、智庫、學術單位、軍方與特定政治立場的組織發動攻擊。如果這次馬偕與彰基的事件背後有國家級的駭客操控,那麼他們的目標可能並不只是勒索錢財,而是更進一步地攻擊台灣內部最具代表性的台派支持團體——長老教會,削弱其社會影響力。
駭客攻擊事件提醒我們,台灣不僅需要強化醫療機構的資安防護,更要意識到這是一場對台灣社會信任機制的攻擊。示意圖。(路透檔案照)
這次的駭客攻擊事件提醒我們,台灣不僅需要強化醫療機構的資安防護,更要意識到這種攻擊可能不僅僅是單純的資安問題,而是一場對台灣社會信任機制的攻擊。我們不能被帶風向,不能被挑撥離間!我們必須清楚,這次資料外洩並不是馬偕或彰基的錯,而是駭客入侵的結果,這些醫院本身是受害者,而非加害者。
此外,我們更不能因此而對長老教會產生誤解。事實上,長老教會長期以來一直是台灣民主與主權運動的堅定支持與倡議者,比民進黨更早站在第一線,倡導台灣作為一個主權獨立國家。我們應該要更團結支持這些挺台灣的團體,而不是因為駭客的操弄,讓內部分裂、懷疑彼此,進而落入對方的圈套。
這場攻擊的真正受害者,不只是馬偕和彰基,而是整個台灣社會。現在,台灣人民最應該做的,不是互相指責,而是更加團結,站穩立場,不讓任何駭客與敵對勢力得逞!
(作者為長老教會青年、政治工作者)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