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孝全
環境部於2月26日召開環評大會,審查協和電廠改建計畫(俗稱四接案)。會議開始前,經過協調,已報到的民眾均可進場發言。然而,會議進行約15分鐘,部分環保團體因不滿台電未完整公開廠區土壤及地下水污染資料,衝上主席台高喊「程序違法」、「立即散會」,甚至有民眾丟擲椅子表達抗議。過程中,部分反對人士與里長發生肢體衝突,導致場面混亂,並有記者在推擠中受傷。
環境部召開環評大會,審查協和電廠改建計畫(四接案),到場旁聽的反對四接民眾衝進主席台,高喊程序違法、立即散會。(資料照)
儘管現場一度失控,環評會仍在17位委員一致同意下通過改建計畫。根據規劃,現有的3、4號燃油機組將除役,新建的1、2號燃氣機組則預計分別於2031年及2037年完成,提升能源效率並降低環境影響。
針對環團的主要訴求,其一是廠區內檢測出有害物質「多氯聯苯」,質疑污染可能影響土壤與地下水,進而危害員工及居民健康。對此,台電回應,在全廠149個測點進行162次土壤檢測,僅在一處驗出「多氯聯苯」,推測為老舊變壓器廢棄物滲入土壤所致,地下水則未受影響。此外,台電承諾將於四接工程開工前完成土壤整治,以確保環境安全。
另一項反對理由為航行及港務安全,認為過去曾有船舶發生意外,因此可能影響未來船舶進出安全。然而,基隆太白里里長鄭吉雄指出,港務公司與引水人員已進行多次模擬訓練,以提升進出港口的安全性,並強調風險已獲得有效控管。
台電協和電廠改建計畫,填海造陸設天然氣碼頭,接近基隆港嘴,有民眾質疑會影響基隆港的穩定與安全。(資料照)
許多人認為,環評通過可謂「遲來的正義」。在兼顧生態、產業與民生需求的前提下,四接案的開發範圍已從原先29.25公頃縮減至14.5公頃,顯示政府與企業願意做出調整,以尋求各方平衡。對於民生與產業發展而言,協和電廠改建的必要性不容忽視,若沒有穩定電力支撐,將對北北基地區的經濟與民生帶來更大挑戰。
值得關注的是,政府正式會議若已接獲可能遭受干擾的情資,應適時派遣制服警察到場,以確保會議得以有序進行,避免因場內衝突影響審查過程,甚至危及與會者的人身安全。政策討論應基於理性對話,任何形式的過激行為,都可能使原本應該深入探討的議題失焦,甚至影響公眾對政策的正確認知。如何在環保與發展之間取得共識,是政府、企業及民間團體共同的課題,唯有透過建設性的討論,才能尋求最佳解方,確保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作者為服務業)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