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Emmy時間》台積電退休再出發 劉德音接美光董事的意義

現在美國是打開了一個門讓台灣進去,短期內台積電會需要在毛利率和建廠節奏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長期對台灣來說,這是更上層樓的機會,譬如說劉德音就是很好的例子,台灣有機會在世界第一強國變得更加重要。

◎ 胡采蘋

美光科技(Micron)宣布任命台積電前董事長劉德音出任董事。劉德音在台積電(2330)任職超過30年,目前是J&M Copper Beech Ventures董事長。

台積電擴大美國投資 對台灣好處很多

這就是為什麼一堆人以為台積電去美國、台灣就要亡國,但是真正對晶圓製造做過研究的人,很多人這兩天都說了這個交易對台灣是有很多好處的。

台積電去年法說會,由時任董事長劉德音(右),與總裁魏哲家(左)分別說明。(資料照)台積電去年法說會,由時任董事長劉德音(右),與總裁魏哲家(左)分別說明。(資料照)

台積電本來就會越變越大,三星英特爾眼看快不行了,台積一定會拿到更大的市佔率,去日本去德國難道是被逼的嗎,不是,是因為台灣的土地很難再找到大片產權單純的地方做廠房,而台灣的水資源、發電量,可能無法支撐更多的工廠了,本來台灣對製造業的承受力就會在未來五到十年逼近到臨界點。

台灣的土地很難再找到大片產權單純的地方做廠房。圖為高雄台積電楠梓P1廠已掛上tsmc 招牌。(記者李惠洲攝)台灣的土地很難再找到大片產權單純的地方做廠房。圖為高雄台積電楠梓P1廠已掛上tsmc 招牌。(記者李惠洲攝)

台積電會越變越大 台灣無法容納更多廠房

即使對美國市場承諾的1600億美元都用完,蓋出來的產能仍然是台灣的五分之一,還是遠遠不夠美國市場的需求量,而台積電今年的資本支出就是380-420億美元,一千億分成十年的話真的不算是太多。

但是台灣的供應商、工程師、管理層,卻打開了一個可以影響美國的道路,將來可以實質影響整個美國的晶圓製造產業,我們讓美國理解台灣的機會多了太多,猶太人就是因為在影視產業的話語權很大,因此對美國的影響力很大。

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中)在白宮與川普(左)會面,宣布將在美加碼投資1000億美元;圖右為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路透)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中)在白宮與川普(左)會面,宣布將在美加碼投資1000億美元;圖右為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路透)

美國打開了一扇門 對台灣是更上層樓

現在美國是打開了一個門讓台灣進去,短期內台積電會需要在毛利率和建廠節奏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長期對台灣來說,這是更上層樓的機會,譬如說劉德音就是很好的例子,台灣有機會在世界第一強國變得更加重要,拉台積電過去美國的民主黨會視為成就,讓台積電在美國成功擴大的共和黨也會視為成就。

(作者為財經作家、時事評論者)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Emmy追劇時間臉書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