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重設護佐制度 化解台灣護士荒與急診崩盤危機

◎ 曹賜斌

近日台灣護士荒及急診室壅塞崩盤危機,鬧得沸沸騰騰,人心惶惶,造成台灣醫政危機,茲提供下述建言,以求解套危機,並制度性革新亂局:

近來急診壅塞及醫護人力短缺情況引發社會關注,也造成台灣醫政危機。(資料照)近來急診壅塞及醫護人力短缺情況引發社會關注,也造成台灣醫政危機。(資料照)

護佐(Nursing Assistant或Assistant Nurse)為護理師助理,可協助護理師從事較基礎性與醫病較無關之簡易護理業務。(例如清洗病患身體、協助病房整潔、護理器材清理或撥補、協助病患送檢或轉床…等等),他們可安置於病房、急診室、開刀房、門診各處,此可使各處護理師們能專責於護理專業性較高、攸關病患醫治之護理工作,如此可使護理師現行之工作勞累及時間負荷減輕一半左右。

在護理師薪資不變動狀況下,此應會吸引護理師續任意願,及能照護更多患者,因而全國護士荒及醫院病房關床危機就可舒緩或解除,而急診室塞床患者就因病房可有空餘床位,得以順利安排住院,因而現今急診壅塞之崩盤危機,就可依序予以化解。

護佐功能猶如醫師助理(Physician Assistant,簡稱PA),皆是護理師與醫師等醫療人員之助手,其功能如同現行復健科之復健師、牙科之鑲牙師、眼科之視光師、精神科之心理師般,可協助護理師與醫師執行較基礎、助手性之工作。

若醫院各處能廣泛增設護佐,與護理師上下分工合作,則醫療人力就可補強,醫療品質就可提升,醫護人員過勞死及高離職率就會降低,護士荒、醫師荒及急診室崩盤等目前台灣國家醫政危機,就應可一舉化解。

護理師工作超量導致人才流失,圖為彰基推動住院整合照護,透過護理分級,減輕護理師工作負荷。(圖由彰基提供)護理師工作超量導致人才流失,圖為彰基推動住院整合照護,透過護理分級,減輕護理師工作負荷。(圖由彰基提供)

台灣早期盛行過護佐制度,包括助產士等,當時發揮很大救治功能。美國現今有PA制度(台灣尚無),也大力化解醫師荒功能。

護佐制度與醫師助理(PA)制度在外國已施行多年,在執行層面已無障礙且具可行性,值得台灣借鏡參考。此外,護佐人員之招募可由本國國民或外國新住民,不限性別來應徵,經過專業培訓與評核後就可上任,如此將有效擴大台灣就業機會,造福社會各階層。

建言:請政府醫政當局考慮重設護佐制度,大力培訓護佐人才,使其能成為護理師助手與得力助手,讓護士荒解套,則醫院關床、急診室人滿為患之醫療崩盤危機,亦將會為之化解

天佑台灣。

(作者為醫師、東方美容外科醫學會(OSAPS) 台灣國家代表)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