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社群媒體如何影響青少年?

◎ 葉湧恩

人類演化出社交腦,來形成可以適應變遷的社群。青少年是社交大腦的發展階段。此階段的特性,在於掌管控制力的前額葉,比社交、情緒和評估獎賞的腦區還要晚熟,因此,青少年是相對脆弱的時期,也是多數精神疾患開始浮現的年紀。社群媒體的特殊性,已改變社交經驗的本質,又與青少年特質交互作用,形成此世代的挑戰。

臉書、IG等是現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多愁善感的青少年情緒更容易受這些社群媒體影響。(路透資料照)臉書、IG等是現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多愁善感的青少年情緒更容易受這些社群媒體影響。(路透資料照)  

青少年容易依據按讚數,錯誤地認同物質濫用的貼文,加上青少年容易冒險、尋求認同的傾向,暴露於飲酒貼文,與接下來大量飲酒相關。同理,暴露於過度理想化的身體形象,則可能導致低自尊和飲食障礙。交友邀請、私訊、tag等等,沒有得到正面回應,對於較敏感的青少年,容易放大被拒斥的感受。

另外,社群媒體的通知功能,造成隨時可聯繫、害怕錯過、強迫性檢查的數位壓力,可能跟憂鬱、焦慮相關。最後,約莫四分之一的青少年有網路霸凌經驗,仇恨言論、性剝削、性訊息,更是社群媒體的日常。即便LGBTQ+可以藉由同質社群獲益,也難以避免歧視言論的雙面刃。

可以確定的是,目前沒有足夠證據支持兒少使用社群媒體的安全性目前13歲以下不得申請社群媒體的規定,形同虛設,也許可以先發展保障隱私的年齡認證技術,以落實兒少保護要求企業承擔責任,支持兒少網路相關精神健康的研究,提升國人對此議題的健康識能,持續關注澳洲等國試行禁令的效果,則可以是面對上述挑戰的方向

(作者為精神科醫師)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飲酒過量 有害健康 禁止酒駕☆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