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哪吒2》40萬留言真實性存疑 中共動員水軍製造統戰假象

◎ 茜茜

中共長期透過影視、文學等文化輸出對台進行統戰,試圖模糊兩岸界線,削弱台灣人民對自身主權的認同;近期《哪吒之魔童鬧海》(以下簡稱《哪吒2》)的上映風波,並非單純的電影話題,而是中共文化統戰的一環;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強調「40萬台灣網民呼籲上映」,此言論背後隱藏著中國政府的輿論操控,目的在於塑造台灣社會「渴望中國文化」的假象,進而對台灣政府施壓,試圖影響政策走向。

《哪吒2》的上映風波,並非單純的電影話題,而是中共文化統戰的一環。(翻攝自微博)《哪吒2》的上映風波,並非單純的電影話題,而是中共文化統戰的一環。(翻攝自微博)

中國網軍與五毛黨擅長製造輿論風向,過去已多次透過短影音平台、社群媒體操作輿論,例如在「台灣人熱愛祖國」等議題上灌水炒作;此次「40萬條留言」並無客觀數據支持,台灣社群平台並未出現大規模討論,反而是中國官媒不斷強調此數字,試圖讓外界誤以為台灣民意支持中國影視文化,進一步施壓政府開放市場。

不對等文化交流:封鎖台灣影視,卻要求開放

目前台灣每年開放10部中國電影進口,並以抽籤方式決定上映資格,但中國卻全面封鎖台灣影視作品,無論是《返校》、《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甚至是台灣影展活動皆遭限制;如今中共卻反指「台灣阻擋中國電影」,不願對台灣影視產業開放,這種單向交流的要求,明顯是政治手段,而非單純的文化交流

影視滲透:隱含政治敘事 削弱台灣本土文化認同

中國影視作品時常帶有隱性政治訊息,例如塑造「兩岸一家親」敘事,或是削弱台灣本土文化認同,《哪吒2》可能透過故事隱喻、對白設計等,向台灣觀眾灌輸「中國才是文化正統」的概念。此外,中共大力扶持影視產業,目的是讓中國文化影響台灣市場,使台灣影視產業受壓,最終削弱本土創作能量,甚至讓年輕世代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統戰觀點。

《哪吒2》爭議的本質並非一部電影能否上映,而是中國持續對台文化統戰的手法之一,透過輿論操作、不對等交流,以及影視滲透,中共試圖影響台灣文化市場,進而削弱台灣人的國家認同;我認為台灣政府與社會應提高警覺,並共同維護文化自主,避免掉入中國精心設計的統戰陷阱。

(作者為研究生)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