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轉型正義的未竟之業

◎ 黃大益

1995年2月28日台北市二二八紀念碑落成,李登輝前總統以國家元首身份,代表政府向受難者家屬道歉,這是台灣轉型正義的開端,時至今日也已三十年。

回顧台灣民主化後的轉型正義工程,李登輝時期,國民大會走入歷史、國會改選、總統直接民選、二二八事件納入國民教育教材、制定受害者賠償條例、成立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等,李登輝也是史上首位代表政府向受難者家屬道歉的元首,在啟動轉型正義工程上具有指標歷史意義。

李登輝是史上首位代表政府向二二八受難者家屬道歉的元首。(資料照)李登輝是史上首位代表政府向二二八受難者家屬道歉的元首。(資料照)

陳水扁時期,開放大量政治檔案、頒發回復名譽證書、處理黨國符碼和中正紀念堂議題等,但因朝小野大,過多政治角力的操弄也使轉型正義淪為選舉工具,導致許多政策難以落實及延續。

馬英九時期,雖然維持慣例哀悼受害者,但另一方面也歌頌加害者,陳水扁執政時期的「國立臺灣民主紀念館」在馬英九任內復名為中正紀念堂,面對威權暴力、白色恐怖的歷史十分矛盾。

蔡英文時期,成立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國家人權委員會,並訂定相關法律如:黨產條例、促進轉型正義條例、政治檔案條例修法等,台灣的轉型正義在相對成熟的社會環境中,逐漸有新進展。

立法院臨時會三讀通過「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民進黨立委到議場外舉行記者會歡呼,表示這是台灣人民的勝利!(資料照)立法院臨時會三讀通過「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民進黨立委到議場外舉行記者會歡呼,表示這是台灣人民的勝利!(資料照)

然而賴清德執政後,朝小野大的立法院亂砍預算的結果,正在衝擊台灣的轉型正義工程。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被報復式刪除高達90%黨產處理業務預算;文化部曾一度被立法院要求恢復儀隊於蔣中正銅像旁站崗,並以「刻意挑撥族群對立」、「撕裂國內團結」、「扭曲國家對重要歷史人物的紀念意義」、「破壞國家藝術門面主視覺」為由,要求撤除中正紀念堂內的「自由的靈魂VS.獨裁者」展覽。

當國民黨重掌立法院後,試圖以政治力干預相對較為溫和探究轉型正義的展演活動時,台灣社會就該警覺,我們雖已走了三十年的「轉型之路」,但未來其實比想像中的還要漫長。

日前,行政院已公布「轉型正義階段政策重點策進方案」,並將「不義遺址保存條例」草案送交立法院審議,希望強化空間保存與歷史事件的記憶。但轉型正義不該只限於賠償受害者與保存歷史空間,對加害者的究責也是轉型重要一環涉及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威權日常的加害者,歷經台灣社會長期討論與攻防的議題,莫過於中正紀念堂的轉型

國民黨重掌立法院後,試圖以政治力干預相對較為溫和探究轉型正義的展演活動。圖為「自由的靈魂VS.獨裁者:台灣言論自由之路」展覽,人權攝影家潘小俠攝影作品,記錄15位在228事件中死亡、遭關押的新聞從業人員本人及其家屬圖像。(文化部提供)國民黨重掌立法院後,試圖以政治力干預相對較為溫和探究轉型正義的展演活動。圖為「自由的靈魂VS.獨裁者:台灣言論自由之路」展覽,人權攝影家潘小俠攝影作品,記錄15位在228事件中死亡、遭關押的新聞從業人員本人及其家屬圖像。(文化部提供)

政治學家吳乃德教授曾在台灣轉型正義階段報告中提出,轉型正義的議題不是政治人物功和過的比例,而是:「民主社會應不應該供奉傷害人民的獨裁者」的論述。雖然去年十一月,行政院卓榮泰院長針對中正紀念堂轉型規劃,曾指示中正紀念堂所辦理的展覽活動,除民主與人權的主題外,應納入更多元展示主題。但卓院長仍未涉及如何處理「加害者」形象的核心,更別說是法制上的責任歸屬與評斷。因此,我們也必須正視,「加害者究責」是三十年來爭議最大且進展最少的部分。究責的困難,除了轉型正義本身受限過往政治進程與歷史背景的影響,還在於我們的民主進程是「漸進式改革」,以及加害者不單只是個人,而是包含威權體制運作下的規則、系統和組織

因此,深化「真相探索」和「社會對話」,對台灣的轉型正義工程而言,格外重要。了解歷史脈絡,從中區分歷史事件的責任歸屬,並辨別體制合理性、走出威權日常,進而對歷史與社會有更多同理,才是轉型正義的真諦,也是台灣要前往的地方。

(作者為政治工作者)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