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你今天說母語了嗎?

◎ 蘇緯政

每年2月21日是「國際母語日」(International Mother Language Day),由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UNESCO)於1999年倡議,並自2000年正式實施,目的在於促進語言多樣性與文化包容,提醒世人珍視與保護母語的價值。

全球化與社會變遷導致許多語言瀕臨消失,根據UNESCO的研究,全球平均每兩週就有一種語言消逝,與此同時,珍貴的傳統文化與知識遺產也隨之流失,進而影響文化多樣性及族群自我認同

為珍視與保護母語的價值,文化部主辦「2025世界母語日—國家語言生活節」,紙風車劇團以全台語的《順風耳的新香爐》打頭陣,演員以台語跟現場觀眾互動,場面熱鬧歡騰。(記者田裕華攝)為珍視與保護母語的價值,文化部主辦「2025世界母語日—國家語言生活節」,紙風車劇團以全台語的《順風耳的新香爐》打頭陣,演員以台語跟現場觀眾互動,場面熱鬧歡騰。(記者田裕華攝)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承載著歷史、價值觀與社群記憶,而母語也是文化生命力的重要來源。使用母語能加深家庭與社群的情感連結,也能提升孩子的理解力、創造力與批判思考能力。若母語逐漸消失,文化傳承將面臨斷裂的危機,下一代難以接觸或理解祖先的智慧及傳統。因此,母語的永續傳承與發展至關重要。

政府應透過政策制定、教育推廣及公共設施優化,積極推動語言平等,營造更友善的母語環境。落實《國家語言發展法》,讓台語、客語、原住民族語、手語等語言多元發展、彼此共融。同時,應提供補助與獎勵,鼓勵家庭及社區參與母語學習,例如設立學習中心、舉辦營隊與文化活動、推行沉浸式教育等。此外,政府應擴大母語的應用,增加母語電視節目與廣播頻道,提供多語言的便民服務,並應在醫療院所、圖書館等公共場域增設母語服務,保障語言使用的平等權利。

語言是文化的靈魂,其延續仰賴全民共同努力。家庭中可鼓勵多使用母語對話,透過故事、戲劇或音樂來培養語感。同時,企業或社會團體則可積極支持母語培訓、出版母語書籍、舉辦母語演講等。另外,學術機構可推動語言研究與數位化計畫,保存瀕危語言,確保未來世代能夠學習與傳承。

高雄市立圖書館與台灣毛毛協會舉辦提燈夜遊、獸文化市集等活動,帶領民眾感受母語之美。(高市圖提供)高雄市立圖書館與台灣毛毛協會舉辦提燈夜遊、獸文化市集等活動,帶領民眾感受母語之美。(高市圖提供)

「你今天說母語了嗎?」這不僅是提醒,更是行動的開始。讓我們攜手努力,打造更多元、友善的母語環境,大家一起來尊重母語、學習母語、使用母語、推廣母語,讓母語融入生活,促進其永續發展,為未來世代留下豐富且珍貴的文化遺產。

(作者是大學講師、前立法院院長秘書)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