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釜」看台灣》台灣人不知道的 南韓反對派領袖李在明的真相

對某些台灣民眾而言,尹錫悅在21世紀實施戒嚴令被視為不合時宜的獨裁行為。這些台灣人可能對中媒專注報導反尹抗議及前總統候選人李在明(尹的對手)感到困惑。 原因很簡單:李在明親中,而尹錫悅則反中。

◎ 許東爀

2024年12月3日,南韓總統尹錫悅宣布戒嚴令後,南韓街頭每天都有示威活動。值得注意的是,在反尹錫悅的示威中,常能看到中媒記者,但在支持尹的示威中卻鮮有他們的身影。

對某些台灣民眾而言,尹錫悅在21世紀實施戒嚴令被視為不合時宜的獨裁行為。這些台灣人可能對媒專注報導反尹抗議及前總統候選人李在明(尹的對手)感到困惑。

原因很簡單:李在明親中,而尹錫悅則反中。

南韓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魁李在明。(彭博檔案照)南韓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魁李在明。(彭博檔案照)

李在明的親中行為包括:

1.2023年6月8日,李在訪問首爾中國大使館官邸時,與中國駐韓大使邢海明會面。邢大使在會上以韓文表示,「(南韓)押注美國而非中國的勝利是一個錯誤,以後一定會後悔。」李對邢大使的外交不當言論未作回應。當時,美國國家安全會議(NSC)戰略溝通協調員約翰·柯比(John Kirby)評論這一事件時指出,「似乎使用了某種施壓策略。」

2.2024年3月22日,李在國會大選競選活動中表示,「為什麼要招惹中國?只要對中國說『謝謝』,對台灣也『謝謝』就可以了。」這顯示出他對兩岸關係的認知不足。
雖然李在明對中國的這些表現可能只是一時之氣,但由於他是南韓國會多數黨領袖,於官方場合發言,因此不容忽視。此外,美國國會研究服務處(CRS)戰略溝通協助員John Kirby於2024年12月26日,即尹宣布戒嚴後,對李在明做出了以下分析:

•李被指控貪污、違反選舉法,以及涉及向北韓非法轉移現金。他正在就2024年11月的選舉法定罪提出上訴,該定罪禁止他參選。

•自2022年上任以來,尹錫悅已使南韓在北韓、中國、日本和烏克蘭問題上與美國更為一致。民主黨則主張截然不同的政策。例如,國會的第一項彈劾議案指責尹忽視地緣政治平衡,與北韓、中國和俄羅斯對立,並奉行「奇怪的日本中心外交政策。」李表示,將這些項目納入彈劾議案是個錯誤,且這些項目並未包含在第二彈劾議案中。

•李質疑尹錫悅公開批評中國的做法。

•改善與日本的關係並擴大韓美日合作,一直是尹錫悅外交政策的核心,這種做法涉及在歷史問題上對日本的妥協,而李將其描述為「可恥的」。

李在明(左)、尹錫悅(右)2022年角逐總統期間參加候選人辯論會。(美聯社檔案照)李在明(左)、尹錫悅(右)2022年角逐總統期間參加候選人辯論會。(美聯社檔案照)

因此,華府對李的觀點是負面的。儘管上述CRS報告是在川普就任前(今年1月20日)發布的,但川普加強了對台灣的外交支持。例如,2月13日美國國務院在官網的「美台關係事實清單」中刪除了一段「我們不支持台灣獨立」的相關文字,並在16日韓美日外長會談後發表共同聲明,表示「支持台灣參與適當國際組織」。倘若李執政,他的外交政策可能會與川普的立場相衝突。

此外,美國華裔著名電視評論員章家敦(Gordon Chang)去年12月17日在《國會山報》上警告李在明的外交傾向,「無論如何,倘若李在明真當上總統,他將改變南韓的方向,將南韓從其唯一的保護國——美國和日本——轉向其主要敵國,尤其是北韓和中國。」

另外,對於李的人性存在爭議,這在台灣並不為人知:

•李在2021年12月於執政黨國民力量的鐵票區大邱競選活動時,曾稱呼以大邱為政治基礎的保守派朴槿惠總統為「尊敬的朴總統」,但幾日後在一個公開研討會上解釋道,「民眾還以為我真的尊敬她。」

•李在擔任城南市長期間,因嫌強制將哥哥送往精神病院而對嫂子辱罵「會撕裂你陰戶!」,該通話內容後來曝光。

目前,李因貪污、瀆職、受賄、虛假陳述和偽證等四項罪名受審,其中五名相關人士自殺,但李對此未作回應。

儘管台媒多報導尹錫悅的負面消息,但卻較少提及尹重視美日聯盟及潛在支持台灣的立場。這可能是由於一些缺乏南韓經驗的駐韓台媒報導倉促,以及主要外媒多聘用傾向反對派的南韓當地記者所致。

目前,台灣立法院由反對派控制,局勢動盪;這種情況與南韓國會相似,其中反對黨多數黨領袖正是李在明。萬一李在明真正掌權,對台灣的外交將可能並不有利。因此,台灣執政勢力應該及早做好準備,以應對可能出現的外交變化。

(作者為自由撰稿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