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台中氣爆案後的心理調適:認識創傷後壓力反應與替代性創傷

◎ 嚴翰威

百貨商場是大眾熟悉的休閒娛樂場所,更是許多人平時放鬆心情的方式之一。因此,台中新光三越氣爆事件無疑讓民眾感到驚嚇及不安,對於歷經事件的受難者、受難家屬、目睹民眾,以及參與救援的消防與醫護人員而言,這場突如其來的意外帶來鉅大的壓力及挑戰,更可能導致強烈的身心壓力反應。

百貨商場原是大眾熟悉的休閒娛樂場所,台中新光三越氣爆事件無疑讓民眾感到驚嚇及不安。(資料照)百貨商場原是大眾熟悉的休閒娛樂場所,台中新光三越氣爆事件無疑讓民眾感到驚嚇及不安。(資料照)

根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人們在遭遇或目擊嚴重災難、意外事故或暴力事件後,可能會經歷一系列的壓力反應,這被稱為創傷後壓力反應(Post-Traumatic Stress Response, PTSR)。

這些反應是正常且常見的心理調適過程,通常會隨時間逐漸減輕。常見的PTSR包括情緒波動(如焦慮、恐懼、震驚、易怒、情緒低落)、過度警覺、睡眠障礙、不由自主地出現與事件的回憶或經驗、或是刻意逃避與事件相關的事物或情境等,這些反應可能會影響日常生活與心理健康,若無法緩解,則可能發展為創傷後壓力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導致個人的身心健康的嚴重損害。因此對於直接歷經災害的人員之身心調適,需要政府、衛生單位及周遭旁人主動密切留意,積極提供關懷與協助。

此外,一般民眾在這段期間內頻繁接觸新聞及社群媒體,大量的爆炸畫面、斷垣殘壁的以及緊急搶救等畫面一再映入眼簾,持續的撼動民眾的心情,可能會讓人感受到強烈的衝擊,也因此容易更多有情緒波動,並感到壓力、不安及害怕,多數人會隨著時間自行消化與調適,但仍有少部分人可能因此出現替代性創傷(Vicarious Trauma)。

大量的爆炸畫面、斷垣殘壁的以及緊急搶救等畫面經新聞或及社群媒體一再映入眼簾。(資料照)大量的爆炸畫面、斷垣殘壁的以及緊急搶救等畫面經新聞或及社群媒體一再映入眼簾。(資料照)

替代性創傷指的是,雖然個人未直接體驗受創,但透過間接訊息的接收,對事件產生強烈的共鳴與同理心,進而出現類似的創傷反應。特別是正處於壓力及已有身心相關狀況的民眾,在產生心情波動後較不易恢復,若長時間暴露於與事件相關的影像或敘述(他人事件經歷分享以及大眾傳媒畫面)可能喚起過往的創傷經驗,進一步影響身心健康。

在這遭逢不幸事故之後,讓我們妥善照顧自己及周遭旁人。圖為氣爆案後開拆外牆作業。(資料照)在這遭逢不幸事故之後,讓我們妥善照顧自己及周遭旁人。圖為氣爆案後開拆外牆作業。(資料照)

新光三越氣爆事件引發社會關注,想了解事件經過與細節是人之常情,觀看新聞及相關畫面並不會直接造成心理創傷,但若發現自身情緒受到明顯影響,或原本已有身心狀況,建議適度減少觀看,避免過度沉浸於災難資訊之中。若已出現明顯且持續的身心不適,建議主動尋求專業醫療及心理資源協助。

在這遭逢不幸事故之後,讓我們妥善照顧自己及周遭旁人,視己所能提供關心及支持,共同成為穩定社會的支持力量。

(作者為台中市臨床心理師公會理事/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臨床心理師)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