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民之辟
美國總統川普最近拋出一個極具爭議的構想:在以色列與哈瑪斯經歷長達十五個月血淚交加的衝突後,由美國接管加薩走廊,並將約200萬巴勒斯坦居民遷移到鄰國,從而「重建」這片早已化為廢墟的土地。這種「清空」計劃,不僅在美國國內引起激烈爭論,更在中東乃至全世界激起一陣強烈反彈。正如聯合國、德國與法國等國家的嚴詞譴責所示,這項提案已被廣泛批評為種族清洗,是對巴勒斯坦人民家園權利的徹底踐踏。
川普表示,戰後的加薩走廊不宜居住,巴勒斯坦人沒有權利返回加薩,而是要前往美國打造的新社區居住。(法新社)
從法律角度看,任何以強迫或誘使平民大規模遷移為手段的做法,都與《日內瓦公約》所明確規定的保護平民權益背道而馳。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曾多次強調,巴勒斯坦人擁有回歸家園的不可剝奪權利;而川普這種口號式的「淨空」言論,不僅在法律上站不住腳,更在道德上令人髮指。正如5位阿拉伯國家外交部長和巴勒斯坦高級官員聯名致函美國國務卿魯比歐所述,加薩的重建必須由巴勒斯坦人自主參與,而非由外部勢力強行遷走,否則只會給本已深陷人道危機的地區帶來更多災難。
進一步來看,川普所謂的「重建計劃」打著現代化和經濟振興的旗號,宣稱將加薩打造成「中東的蔚藍海岸」。然而,這種美國霸權式的構想,其背後隱藏的卻是對中東局勢的一種極端干預意圖。以色列內部對此意見分歧:雖然財政部長史莫特里奇曾公開支持這種「徹底解決問題」的思路,但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卻明確拒絕,堅稱巴勒斯坦人有權留在自己的土地上,家園不應成為外國勢力「重建」的實驗場。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曾多次強調,巴勒斯坦人擁有回歸家園的不可剝奪權利。(歐新社)
此外,阿拉伯世界絕不會坐視自己的民眾被強制「遷徙」。約旦、埃及以及沙烏地、卡達等國,長期以來已承受著大量巴勒斯坦難民的重擔,如今若再被迫接納來自加薩的民眾,無疑將使這些國家在政治、社會和經濟上面臨更大壓力。這種情況下,聯名信函中「堅決反對強制遷移、主張加薩重建應由巴勒斯坦人主導」的聲明,既是對國際法與人道主義原則的捍衛,也是對中東長期衝突局面的清醒認識。
從更廣泛的戰略角度看,川普的提案也許只是他「美國更大」戰略中的一個噱頭。這種極端而充滿霸權主義色彩的口號式言論,目的在於震懾對手,拉攏部分以色列極端勢力,甚至試圖在談判桌上增加美國的籌碼。但無論其出發點如何,這種脫離現實、忽視人道災難的計劃,只會使中東局勢更加動盪,為未來的和平進程蒙上更厚重的陰影。
加薩走廊已是戰火摧殘、瓦礫滿地、無數家庭流離失所,川普以「重建」之名,卻想將巴勒斯坦人從自己土地上驅逐出去,無異於在傷口上撒鹽。(美聯社)
如今,加薩走廊已是戰火摧殘、瓦礫滿地、無數家庭流離失所的悲劇現實。川普如果僅僅以「重建」之名,實則將巴勒斯坦人從自己土地上驅逐出去,無異於在已有的傷口上撒鹽。正如聯合國和歐洲多國官員所指出的那樣,解決中東衝突的根本途徑應是推動「兩國方案」,尊重巴勒斯坦人民自決權,讓巴勒斯坦人有權決定自己的未來,而不是讓外部勢力以霸權手段介入,強迫他們遷徙到異鄉。
川普的「淨空」提案不僅法律上站不住腳、道德上令人髮指,更可能成為引爆新一輪中東衝突的火藥桶。面對這樣一個極端提案,國際社會、阿拉伯國家及巴勒斯坦人民必須堅守國際法與人道主義原則,拒絕任何形式的強制遷移與霸權干預。只有在尊重歷史、尊重現實的基礎上,通過多邊合作與對話,才能真正為中東帶來持久和平,避免讓加薩重建成為新的血淚悲劇。
(作者專精軍事政治學,從事自由業)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