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安
人口挑戰:徵兵困境與人才競爭
近年來,中共持續推動解放軍現代化,企圖打造一支與美軍匹敵的高科技軍隊,然而,其內部卻面臨嚴峻的人力與結構性問題。美國智庫蘭德公司最新報告指出,解放軍的人才招募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
中共持續推動解放軍現代化,企圖打造一支與美軍匹敵的高科技軍隊,但其內部卻面臨嚴峻的人力與結構性問題。圖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官兵。(歐新社資料照)
隨著中共人口紅利衰退,適齡徵兵人口大幅減少。2023年中國出生率創新低,年輕勞動力銳減,使解放軍難以吸引高素質人員入伍。與此同時,中國經濟發展催生龐大的科技與金融產業,許多優秀人才更傾向於進入企業或政府部門,而非選擇服役。此外,現代年輕人對個人成長與自由的重視,使得解放軍強調紀律與服從的軍事文化更加難以適應。即便中共當局試圖以較高薪資和職業發展機會吸引人才,但軍隊內部的政治審查與官僚作風,仍使許多有潛力的青年卻步。
科技戰時代的專業人才短缺
現代戰爭日益倚賴人工智慧、無人機、精準導引武器等高科技裝備,對軍事人員的技術素養提出更高要求。然而,解放軍在這方面的競爭力明顯不足。中共試圖透過與頂尖大學合作,培養軍事科技專才,但由於薪資與職涯發展吸引力不足,仍難與民間科技產業競爭。此外,解放軍的教育與培訓體系仍以傳統軍事學說為主,未能全面轉型以適應新興戰爭形態,導致未來戰場的人才準備顯得極為薄弱。
指揮體系僵化:政治忠誠優先於戰力
除了人力問題,解放軍的指揮體系亦受到廣泛質疑。蘭德公司的報告指出,解放軍的決策過程仍受制於黨委制,每個指揮官都需與政治委員共同決策,這種政治掛帥的體制使得戰場決策過程過於繁瑣,嚴重影響作戰靈活度。在現代戰爭中,戰場形勢瞬息萬變,指揮官必須能夠迅速做出決策,而解放軍卻因政治審查與層層請示制度,導致決策遲滯,影響戰力發揮。
解放軍的升遷標準以政治忠誠為主,而非戰術與作戰能力。(法新社)
此外,解放軍的升遷標準仍然以政治忠誠為主,而非戰術與作戰能力,這與歷史上的清朝北洋水師有異曲同工之處。北洋水師雖擁有當時亞洲最強的艦隊,卻因內部腐敗、決策無能,在甲午戰爭中慘敗。若解放軍無法根除黨內政治干預、以專業能力取代政治忠誠為升遷依據,其戰鬥力恐怕仍只是紙上談兵。
軍備進步難掩內部頹勢
儘管解放軍積極發展軍事裝備,例如建造航母、發展匿蹤戰機與超高音速武器,但如果軍隊內部決策體制不改革、作戰思維未能適應現代戰爭,先進武器將無法真正發揮戰力。國際間對解放軍實戰能力的疑慮並非空穴來風,而是基於其內部僵化的體制現實。若這些核心問題未能解決,解放軍的現代化恐怕只是中共的一場幻夢。
(作者為淡江大學戰略事務研究所助理)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