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熊學院
0213稍早發生台中新光三越氣爆事件,目前已傳出多人傷亡。
氣爆發生的現場往往十分混亂,此時如為一般民眾,一定要遵循以下原則:
1.迅速離開現場,不要逗留。
2.留意「急性壓力反應」:氣爆發生的現場往往十分混亂,如為一般民眾,一定要遵循以下原則。(取自貼文)
人在目睹或遭遇重大事件時,可能會出現「急性壓力反應」,出現麻木、對周遭環境無反應,呼吸速率、心跳過高等情形。
如果看到有人有這樣的症狀,我們可以嘗試幫助他,例如:表明身份並願意協助他,讓他恢復反應能力,進而引領他離開現場。
3.絕對不要在附近圍觀:以免現場再發生爆炸、起火或其他物品掉落造成二次傷害
4.快速離開:避免阻礙現場警消進行救護、救援,及妨礙警消進出的動線。
這類大型災害事件,往往需要大量警消醫護量能。
在承平時期,我們或許有足夠人力可以前往支援;然而若遇到戰爭或恐怖攻擊,救護人員一定分身乏術。
我們可以想像:假設一個傷患就需要一台救護車與兩個救護人員,那麼遇到戰爭這類的大型災難,現場會需要多少台救護車跟救護人員、又需要多少大型醫院的配合?
我們常說:「戰爭不是少數人的事」,這更包括提升個人醫療知識。
檢傷分類流程。(取自貼文)
一般民眾若行有餘力,可以考慮進修相關急救證照,例如:
・BLS(基礎救命術)
・BTLS(基礎創傷救命術)
・EMT(緊急救護技術員)
・TECC/TCCC (戰術戰傷救護)
・野外急救...等證照。
以EMT為例,就能夠學習「檢傷分類」知識(可見留言圖片示意):
■綠色:可行走(可自行脫困)
■黑色:暢通呼吸道後仍沒有呼吸(已死亡)
■紅色:呼吸大於30次、微血管充填大於兩秒、無法聽從指令
■黃色:不可行走,但沒有出現紅色症狀一般民眾若行有餘力,可以學習CPR+AED、基礎包紮等救護知識。是意圖。(圖取自shutterstock)
此外,也會學習包括CPR、使用AED、基礎包紮等救護知識。
當救護量能不足,整個國家的韌性就取決於有多少人擁有這些觀念。
整體國家的防衛能力,更不是少數單位的責任,而是依靠每一位國人。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黑熊學院臉書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