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徐巧芯疑盜版小物背後的隱憂

◎ 康駿銘

擋潛艦、比中指,跟隨傅崐萁在國會違憲亂政、在地方毫無建樹的徐巧芯,不但在職務上有違選民對政治人物,尤其是對年輕世代的期待,其囂張、不可一世的態度,更是社會的反面教材。在面對來勢洶洶的罷免民意,徐巧芯一邊仍然繼續「抹綠」公民團體,故技重施要把罷免塑造成「政治惡鬥」,另一邊開始收斂裝乖,走上街頭發發春聯、送送小物,企圖挽救形象。豈料,徐巧芯所贈的壓克力項鍊不僅有盜版侵權之嫌,更不諱言承認因「不想被剝兩層皮」而選擇直接從中國電商平台購入。

立委徐巧芯日前贈送民眾的壓克力項鍊被質疑有盜版侵權之嫌,她坦承因「不想被剝兩層皮」而選擇直接從中國電商平台購入。(記者陳逸寬攝)立委徐巧芯日前贈送民眾的壓克力項鍊被質疑有盜版侵權之嫌,她坦承因「不想被剝兩層皮」而選擇直接從中國電商平台購入。(記者陳逸寬攝)

當然,廉價中國貨有它的市場,徐小姐也有自由選擇購物平台。事實上,過往美國大選的競選小物、應援商品也有不少來自中國,甚至衍生出所謂的「義烏指數」來反映美國各陣營的選舉熱度。不過,民主共和兩黨在去年大選都喊出拒絕中國製造,加上新訂立的法規規定聯邦政府只能採購美國製造的星條旗雖然中國製造未能在一時三刻完全被取代,但中國廠商的訂單已有顯著下降。

而在台灣,縱使筆者不認同現行砸大錢的選舉模式,但無可否認每次選舉都會衍生一波「選舉商機」,從宣傳車到看板帆布,從面紙到扇子等,在競選期間都能為「選舉經濟鍊」帶來可觀的收入和機會,各行各業都有機會在競選期間獲利。然而,正由於所需數量龐大,而選舉經費也有限,需要量入為出,加上競選贈品有30元的金額限制,自然會有如徐巧芯這種政治人物,選擇把原先可由台灣廠商所接的訂單改為外包中國廠商。

實際上,中國官媒早在2014年時已有報導分析中國與台灣廠商在印刷、製作小物等成本上的差距有助中國成為台灣的「選舉後勤基地」,不但變相讓「選舉商機」的紅利外流到敵對國家,更有可能引起規避金額限制的疑慮、甚至讓中國有了灰色地帶來間接支持其所屬意的候選人筆者認為,不論是選舉小物、或是宣傳印刷,都應該明令限制採用台灣廠商,不僅更易於監察金流動向,有助維持選舉公平性,也能促進本地的選舉經濟

(作者為台灣基進國際部專員)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