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民主之盾》兩岸開放觀光,必須要有國安思考的意識

台灣觀光業由於受困於疫情重傷,許多業者都期望透過開放兩岸觀光旅遊重啟生機。但事實上,兩岸的觀光開放從來都不只是經濟問題,更多的是國安問題。

◎ 劉兆隆/彰化師範大學公共事務與公民教育學系副教授

近日兩岸關係在觀光議題上雖有解凍的跡象,惟最具軟性議題的兩岸觀光卻遇到了瓶頸。中國大陸提出先恢復兩岸旅遊,再透過觀光小兩會(台旅會和海旅會)溝通,我方仍堅持小兩會先協商,否則連大陸業者踩線團都不放行。事實上兩岸雙方都很清楚,旅遊問題和亂象不可能透過一次協商就完全解決,必然是未來雙方旅遊部門長期要面對和處理的議題。因此如何談、談甚麼與怎麼談都會很重要。

針對開放中客來台觀光交流,陸委會堅持小兩會先協商,否則連大陸業者踩線團都不放行。(資料照)針對開放中客來台觀光交流,陸委會堅持小兩會先協商,否則連大陸業者踩線團都不放行。(資料照)

台灣觀光業由於受困於疫情重傷,許多業者都期望透過開放兩岸觀光旅遊重啟生機。但事實上,兩岸的觀光開放從來都不只是經濟問題,更多的是國安問題。在過去兩岸開放自由行期間,許多軍事基地附近被陸客窺探拍照,或是具有國安背景的陸客在台灣見各階層的人士,甚至發展組織也非新聞。因此如何盤整過去兩岸觀光的亂象,其實是國內業者應該先思考的問題。

其次是台灣由於長期處於自由民主開放,並非如中國大陸是一個封閉管制社會。特別是近日甲型流感的問題在大陸內部仍在悶燒,疫情狀況仍一如2018年新冠肺炎爆發前晦暗難明,在未完成入境檢疫等問題前,就貿然先行開放大陸開放觀光,也是對台灣醫療衛生的不負責任

第三是中國近年來經濟不景氣日趨嚴重,是否會有預期的觀光客人數值得懷疑。更有可能的是再次形成所謂低價團一條龍,甚至是脫團打工成為人口黑戶,這些都不是不可能。因此如何確保團進團出,形成台灣的治安問題等,都應該是在小兩會談判時應該加以處理的。

兩岸的觀光開放從來都不只是經濟問題,更多的是國安問題。圖為中客來台觀光愛去的日月潭。(資料照)兩岸的觀光開放從來都不只是經濟問題,更多的是國安問題。圖為中客來台觀光愛去的日月潭。(資料照)

在開放陸客觀光的問題上,我們必須擺在2025年的時空系絡下思考,而非是2008年的時空系絡。畢竟。2008年的中國經濟起飛上揚,當時也沒有疫情紛擾,更重要的是當時主政的胡錦濤內斂低調,對台灣相對開放友善。2025年的時空如果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在開放觀光的問題上更應加謹慎保守。畢竟「兩岸之間無小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