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台美經貿合作 共創黃金時代

◎ 廖明輝

川普已與黃仁勳見面會談,討論美國的半導體與AI政策,預期可能在二月十八日宣布對晶片課徵關稅。由於台美長期在經貿與科技領域維持緊密互補關係,尤其半導體產業更是雙邊合作核心。

川普已與黃仁勳見面會談,討論美國的半導體與AI政策。(法新社檔案照)川普已與黃仁勳見面會談,討論美國的半導體與AI政策。(法新社檔案照)

根據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一月二十一日公布數據,統計二○二四年一至十一月期間,台灣是美國第七大貿易夥伴;但美國對台灣貨品貿易逆差高達六百七十五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近五成,台灣已成為美國第六大逆差來源。川普重視「公平貿易」,因此將目光投向台灣,計劃透過談判與關稅手段,促使半導體先進製程回流美國製造。對台灣而言,如何在保有技術領先的同時,因應貿易逆差與高額關稅,成為政府與產業界需要共同面對的緊要課題。

川普日前在邁阿密與共和黨籍眾議員會面時,提到台灣約占晶片生意的百分之九十八,希望將半導體製造重新帶回美國。隨後,川普在其真實社群(Truth Social)高調宣布「美國衰退的時代已經結束,美國的黃金時代正式開啟」,企圖透過對台灣晶片徵收百分之二十五至一百關稅以扭轉美國對台灣的貿易失衡並脅迫台積電將產能移轉至美國。

川普政府企圖透過對台灣晶片徵收百分之二十五至一百關稅以扭轉美國對台灣的貿易失衡。(法新社檔案照)川普政府企圖透過對台灣晶片徵收百分之二十五至一百關稅以扭轉美國對台灣的貿易失衡。(法新社檔案照)

短期內,若高關稅上路,台積電仍可仰賴先進製程壟斷地位,將成本轉嫁給美國廠商與消費者;但長期來看,美國勢必藉由實施關稅、培養人才與擴增在地製造廠房,重新打造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分工模式。

台積電在先進製程的技術與量產能力非一朝一夕所能複製。美國目前雖有台積電赴亞利桑那州建廠,但建設先進產線需要龐大投資與長期試產驗證。若轉向三星或英特爾,亦須面臨技術風險與上市時程延誤代價。因此,在產業暫時無法擴充足夠替代產能的當下,台灣半導體產業對美國仍具備相當話語權。然而,若美國在多年後成功建立起高階晶片生產基地,台灣恐須面臨市場依賴度被稀釋的風險。

美國目前雖有台積電赴亞利桑那州建廠,但建設先進產線需要龐大投資與長期試產驗證。(美聯社檔案照)美國目前雖有台積電赴亞利桑那州建廠,但建設先進產線需要龐大投資與長期試產驗證。(美聯社檔案照)

面對貿易逆差與關稅威脅,台灣除加強經貿談判外,也需全盤評估未來海外佈局與分散風險。政府需與台積電等企業合作,積極向美方闡明台美供應鏈相互依存特質,強調技術共享與產業共榮才是雙贏之道。企業層面則應同步推進多元市場發展與前瞻研發,減少對單一市場的過度依賴。若能在歐洲、日本、印度與東南亞設立更多產能,並擴展先進製程應用到人工智慧、車用電子與高效能運算等新興領域,才能在全球化競爭中持續保持領先地位。

此外,地緣政治也是台美合作無法迴避變數。美國控制關鍵設備與原材料,使台積電在維持領先製程方面仍需仰賴歐美技術供應;反之,美國企業同樣需要台積電的先進製造能力,保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優勢。透過台美經貿協商,雙方建立「供應鏈安全機制」,從晶片設計、製造到封裝、測試均進行分工,以因應可能的政治衝擊。若能簽訂長期晶片供應協議,並在產業投資、稅收減免與人才培育進行協同規劃,美國便能朝「製造業回流」的政策目標邁進,同時台灣也能穩居先進製程的重要樞紐。

對川普而言,要讓美國再次偉大,恢復製造業是關鍵所在。當前台灣最重要的任務,便是與美國展開更深層次合作,協助重振製造業實力,讓美國體認「台灣是最重要的策略夥伴」台灣不能只消極被動地承擔政治壓力,更應展現技術競爭力與靈活國際布局,在談判桌爭取更合理交易條件。唯有在雙方都能受益前提下,台美才能共創「黃金時代」。

(作者為中華經濟研究院輔佐研究員)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