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細菌先生
張嘉郡委員提案將農業部的預算事務費削減至僅剩「1元」,這對於「以農立縣」的雲林縣而言,可能帶來多方面的負面影響。
首當其衝的是「農民權益」與「補助」的削減,可能直接衝擊農民的「生計」與「生產能力」。農業部的預算通常用於支持「農業發展計畫」、「改善農業基礎設施」、「培訓農民」及「提供技術支援」。如果這些預算被極大幅度削減,農民可能面臨農業技術升級的瓶頸,導致競爭力下降。
出身雲林的立委張嘉郡配合藍白黨團「無差別濫刪國家預算」,特別是削減農業部預算事務費至僅剩「1元」,衝擊農民和農業相關從業者生計,恐影響她未來從政之路。(記者李文德攝)
因為預算遭砍,農業發展與經濟發展受到影響。「預算不足」可能導致政府無力執行大型農業基建及推動創新計畫,進而妨礙產業現代化及永續發展目標的達成。長期來看,雲林縣的農業競爭力和經濟表現將受到削弱,可能導致該地農業社群的就業率和收入水準下降,進一步影響地方經濟。
張嘉郡計劃參選2026年的雲林縣長選舉已經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其此次配合藍白謀劃的「無差別削減預算」舉動,必然對選民心態產生影響。一方面,一些選民可能會對此舉不滿,特別是那些直接依賴農業預算的農民和農業相關從業者。他們可能會認為張嘉郡的決策不符合地方利益,因而對她的政治支持度產生動搖。
另一方面,雖然張家在地方深厚的影響力和資源網絡使得部分支持者可能會持保留意見,對她的舉措抱以「理解」甚至替其「辯解」。但考量「農業」是雲林縣的「核心產業」,若大多數選民因預算削減而受到影響或對未來產生憂慮,這可能削弱舊有的支持基礎,影響她的未來的選情。
此次國民黨與民眾黨合作「濫刪國家預算」的行為,若被中間選民視為「罔顧雲林縣利益」或僅僅是「政治操弄」,這可能在選民中引發廣泛的負面反應,質疑其政治決策的動機與能力。
在選戰中,這樣的決策背景會被競爭對手質疑張嘉郡的領導能力和她是否真正關心本地利益,影響大選結果。若張嘉郡無法有效合理回應選民的擔憂與不滿,將會讓泛綠選民歸隊、使中間選民疏離;張嘉郡在國會中的事蹟,將成為「張家小公主」未來政治生涯中最大失策。
(作者為政治幕僚)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