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關於學測題:「概念框架」

◎ 林世奇

今年學測的國綜題,出現了一個詞「概念框架」。這四字好像一看就懂,又好像不太清楚實指為何,要讓考生準確把握它的語意,可能需要更清楚的說明。

目前的大考,可以給新概念,但不能當作「新知識」來考,只能當作閱讀材料。換句話說,你不能考一個我沒聽過的東西,問我那是什麼。但是你可以把那個東西在文章裡加以解釋,看我是不是看得懂。

所以題目的設計很重要,文章中的說明要夠,足以讓考生以閱讀能力判斷。這一次的「概念框架」,給出來的訊息還算足夠,但有些引導並不是很完善。題目裡說「凡是理解、思考,都需要概念框架」,可見它其實是理解一件事情的起點或方式,也就是我們通過怎樣的架構去理解一件事情。有了這個,我們才能進一步說,這個理解或主張對不對、好不好,是在什麼意義下的對或好。

今年學測國綜題以「虯髯客傳」題組討論「概念框架」,有考生表示必須先理解討論內容後再提出個人看法,有相當難度。(記者方賓照攝)今年學測國綜題以「虯髯客傳」題組討論「概念框架」,有考生表示必須先理解討論內容後再提出個人看法,有相當難度。(記者方賓照攝)

至於「身分框架」,也是用來理解或判斷是非可否的一種框架。譬如說「出家人」是一種身分框架,這是因為出家人有不殺生、息滅貪嗔癡等相關要求,我們是在這個框架裡認識「出家人」。所以不符合這個框架,或稱之為花和尚。「終身伴侶」也是一種身分框架,這個框架裡面有歸屬、固定等意涵,所以紅拂再美,虯髯客也不能來搶奪。蒙古人以搶婚為習俗,認為這樣才能生出優秀的下一代,這就超出了漢人的理解框架。所以,所有的「概念框架」其實都和理解判斷有關。

回到題目。孫悟空強調正當防衛,唐僧認為不該傷人性命。這是因為他們沒有相同理解框架嗎?算是。但題目的敘述只呈現各說各話的樣態,讓人誤以為互相理解好像永不可能。如題,「若不試著接近對方的框架,就無法消除隔閡。」題目中或可給出更多訊息,說明兩者的框架如何架接。

最重要的是,題目中所舉的例子,仍不免牽強。紅拂去找李靖並說「願託喬木」,題目說是「引導對方走進終身伴侶的框架」,這說法太勉強了。

她希望對方成為自己的終身伴侶,這是真的,但這並不是概念框架。把所有的辭彙都當作概念框架,「概念框架」的意義就變得含混不清。「結婚」可以算是一個概念框架,但這不需要引導。李靖又不是智能不足,還需要你來引導我理解什麼叫做「終身伴侶」嗎?要說「概念框架」,「絲蘿非獨生願託喬木」的概念框架,其實是「女大當婚」,而不是「終身伴侶」,這個框架同樣不必引導。所以這裡對概念框架的應用顯得過於生硬,也容易引起混淆。

題目引文的最後一段,也有這種混淆。「孫悟空若不走進『西天取經』的框架,就成不了『鬥戰聖佛』」。「西天取經」是一個訴求、決定或事實,在這裡並不是可以拿來理解什麼東西的什麼概念框架。「取經方能成佛」,才是一個概念框架。

全中教評論教師團隊表示,今年學測國綜題靈活,以「虯髯客傳」及「西遊記」古典小說討論「概念框架」,有新意。(全中教提供)全中教評論教師團隊表示,今年學測國綜題靈活,以「虯髯客傳」及「西遊記」古典小說討論「概念框架」,有新意。(全中教提供)

「概念框架」之所以有意義,是因為這可以讓我們理解他者,看看對方是在甚麼樣的思考架構裡這樣主張。接近並理解對方的「概念框架」,是為了更好地與這個世界對話和溝通。題目裡有說到這樣的觀念,但舉例應用不夠恰當。

「終身伴侶」是形容一種狀態或事實、「西天取經」是一種事實或決定的描述,在這裡都不是可以拿來理解或判斷什麼的「概念框架」。把所有的詞彙通通稱為概念框架,不是不行,但定位模糊,就失去了它的主要意義。

引文結尾強調「無法擺脫所有框架」、「若沒活在某個框架裡,可能也不知道什麼是自我肯定的方式」,顯然在強調框架的重要性,這正是本文的「概念框架」。我想,作者對自己的概念框架可能無法察覺,所以把文章結尾寫進了一個死胡同:「我們都要有框架」。

往這裡寫,會讓這個胡同沒有出路,原因是:我們每個人活著,本來就有概念框架,並不需要這樣的提醒。我們需要提醒的是,如何理解這個世界的各種訊息,掌握這些言說背後的概念框架,以找到適當的理解和回應方式。尤其是要意識到所有的框架都會形成理解的限制,最好是對這個世界保持相對開放的態度,容許其他的理解可能。這才是理解「概念框架」的重要性。

(作者為中山女高國文科教師)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