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靜雯
參加《聽海湧》五集馬拉松特映的觀眾都一致認為這是一部極難拍攝卻也是非常動人的影集。二次大戰,臺籍日本兵在南洋的人生際遇,歷史課本的數行文字,是不足以傳遞他們的人性掙扎的。為什麼選擇出征?遭逢的巨變?衝突與抉擇?國家的認同?澳洲、日本的歷史觀點?孫介珩導演說好了一個很難敘說的故事,也為臺灣歷史補上一塊重要拼圖。
臺灣歷史影視作品會面臨史料、史料的考驗,戰爭場景還有龐大的製作預算,尋求投資不易,完成作品還要面對票房壓力,一旦獲得好評,歷史蟑螂立刻飛撲而來,這些主創團隊都有心理準備依然堅持開拍。
然而,中途所遇到的資金困難確實可能中斷計畫,當時引薦人誠懇向三餘書店股東之一童維辰說明:「《聽海湧》很有意義,只是投資可能很難回本。」,聽完導演孫介珩簡報後,童先生到拍攝現場竟遇見了他的國中同學質感大師陳新發,剛好發哥心疼製作人林佳儒為資金焦頭爛額,連質感軟墊(埋在沙灘底下保護演員不受傷)都要殺價幾千元,毅然決定直接贊助,同學贊助軟墊,童先生也立刻將投資加倍,並為此成立「三餘創投股份有限公司」。明明知道不會回本,你會加倍投資,還為此成立公司?這就是三餘人的氣魄。
《聽海湧》真的要在戲院看,才能全然感受主創團隊每一細節的講究,高雄市交響樂團演奏的配樂、美術設計、特效、攝影……。
為此,三餘書店主辦該劇五集馬拉松連播特映,挑選在聲音最好、座椅最舒適的in89駁二電影院,中場休息還有阮劇團帶伸展操。導演孫介珩、編劇蔡雨氛、製作人林佳儒、演員黃冠智、吳翰林都隨片登臺,還有驚喜伴手禮是連俞涵簽名的牛奶糖。此外,還捐贈大紅包給「高雄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並鼓勵現場觀眾持續關心捐輸該協會。讓這場難得的播映會有了更豐富的社會意義。
首部高雄人投資的「高雄劇」作品《聽海湧》去年8月「回娘家」舉辦首播前特映會。(高市文化局提供)
近百人的包場活動,送伴手禮、還要賣書,還要服務預購劇本書的觀眾,三餘書店的工作人員細心又耐心的照顧大家,行前還二次電話確認書的版本(另有演員親簽版可選擇),店長鍾尚樺身兼控場主持人,另一股東謝銘仁除了贊助活動、協助現場工作,還張羅結束後的晚宴,熱炒小菜、牛肉火鍋、豬肉爐、花壽司、沙茶牛肉炒飯、海鮮煎餅等,以及無限暢飲的美酒。
演員吳翰林(左起)、黃冠智、朱宥丞出席《聽海湧》高雄首映。(公視提供)
我記得首播二集特映會時,有人說:「沒有高雄,沒有《聽海湧》。」高雄市政府的「高雄人」、「三餘創投」投資,非常動人的配樂是楊智欽指揮與高雄市交響樂團的演奏,場景就搭在高雄南星計畫區(從無到有搭出婆羅洲戰俘營),拍攝期六十一天天天都是陽光普照的好天氣。
身為一個觀眾,深深感佩所有為這部影集奉獻心力的人,因為您們讓我們得以重新認識八十多年前臺灣年輕人在熱帶雨林曾經遭逢的磨難。也期待未來立委評價影集前,請負責任看完再發言,若要質疑三餘創投,先問過知道來龍去脈的高雄人。
(作者為媒體人)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