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入戶識詐宣導 突破治安同溫層

◎ 王翔正

詐欺犯罪案件與被詐金額屢創新高,影響人民生活甚鉅,邇來更發生知名藝人譚艾珍被詐騙近百萬元,甚至臺北市內湖區一對母女因假投資遭詐騙千萬元,心情鬱悶不幸尋死,顯見儘管目前反詐騙廣告資訊早已鋪天蓋地,仍然有人前仆後繼的詐騙受害,顯見當前防制詐欺工作面臨極大的挑戰。

政府反詐騙廣告資訊早已鋪天蓋地,仍有人前仆後繼的詐騙受害,圖為台北榮民總醫院協同北投分局警方向來院民眾進行反詐騙宣導。(北榮提供)政府反詐騙廣告資訊早已鋪天蓋地,仍有人前仆後繼的詐騙受害,圖為台北榮民總醫院協同北投分局警方向來院民眾進行反詐騙宣導。(北榮提供)

一般而言,倘若傾全國之力打擊某項犯罪,通常會收穫不錯的效果,足讓該犯罪發生率直線下滑,但詐欺犯罪似乎是個例外,從歷年來詐欺的數據可見,政府打詐力度越大,卻發生越多的詐欺被害。職是,預防勝於治療,我們應重新檢視預防端原本的反詐宣導是否仍然有效,是否需要擬定不同的預防策略來因應推陳出新的詐騙手段。

以往的犯罪預防宣導多擇社區活動中心、學校等進行社區治安座談會,參加成員有限,參與者多為學校學生幹部、民防義警及社區巡守隊等,但上述成員皆與師長或派出所員警來往密切,屬於較不容易遭詐族群,若為擴增識詐宣導效果,我們必須突破治安同溫層主動出擊,廣增原本傳統犯罪預防宣導之外的受眾,甚至滲透到社會的邊緣族群,如行動不便的獨居長者、語言不通的外籍配偶等,方可有效降低詐欺被害發生。

據統計,詐騙案件中,年長者以假投資被害為多,圖為北市警大安分局員警前往金融機構進行反詐宣導。(記者邱俊福翻攝)據統計,詐騙案件中,年長者以假投資被害為多,圖為北市警大安分局員警前往金融機構進行反詐宣導。(記者邱俊福翻攝) 

以詐欺被害統計數據為例,無論哪一種詐欺手法,以服務業、退休及家管者為多數,偏偏這些族群生活圈較小,接收反詐騙訊息有限,譬如年長者出入不便、退休家管以家庭為重等,建議政府可跨機關合作,實施入戶識詐宣導,直接到府分層分眾向居民提供反詐資訊與常見詐欺手法(如:年長者以假投資被害為多、年輕族群以假網拍被害為多),並以高齡、獨居及高積蓄者為優先對象,再藉由他們向親朋好友、周遭鄰居提醒近期高發的詐欺手法,檢視是否自身遭詐卻不自知,以點線面的方式擴展,達事半功倍之效。

如同犯罪學破窗理論所說,微小規模的犯罪會不斷繁殖,進而破壞整個社區,甚至影響人與人的關係,進而改變社會價值觀。若詐欺犯罪層出不窮,將逐漸蠶食人們彼此的信任感,互信合作的良善精神將不復在,政府應視詐欺犯罪為重大國安問題,持續打擊詐欺犯罪,以重塑我國人民的信任感與道德觀。

(作者是文字工作者)

自由電子報關心您︰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社會處處有溫暖,一定能度過難關。

安心專線:1925

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

☆自由時報電子報提醒您,防詐騙專線︰165,報案專線︰110☆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