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慎防中共軟性滲透!「台胞服務手冊」背後的統戰陰影

◎ 儀安

統戰工具:居住證掩蓋的政治意圖

上海市政府於雙城論壇期間推出的「台胞服務手冊」,表面上看似便民措施,實則暗藏中共統戰企圖。該手冊詳述台灣民眾如何申請中國「居住證」,包含申請程序與權益說明。然而,我國陸委會警示,此舉實為中共利用法律手段,藉由個資蒐集進行監控與控制的策略。

上海市政府於雙城論壇期間推出「台胞服務手冊」,詳述台灣民眾如何申請中國「居住證」,表面上看似便民措施,實則暗藏中共統戰企圖。(記者何玉華攝)上海市政府於雙城論壇期間推出「台胞服務手冊」,詳述台灣民眾如何申請中國「居住證」,表面上看似便民措施,實則暗藏中共統戰企圖。(記者何玉華攝)

居住證制度不僅要求申請人提供個人資料,甚至涉及生物辨識資訊。這些敏感資料將淪為中共掌控台灣人民的工具,無異於削弱台灣法律的主權性與防護線居住證背後的真正意圖,並非單純促進生活便利,而是將台灣人納入「中國籍」框架,進一步模糊兩岸界線,削弱台灣法制規範與國際身份。

矛盾與雙標:中共的虛假善意

中共一再宣稱要促進兩岸交流與合作,然而,推出居住證的作法卻與此目標背道而馳。中共強調「兩岸一家親」,卻實施監控與威脅隱私的政策,企圖將台灣人納入中國法律與管轄體系,實質削弱台灣的國家主權

這種雙重標準的手法不僅破壞兩岸互信,也進一步加深台灣人民對中共的疑慮與反感。陸委會的警告正指出,這類政策操作不僅無助於和平發展,更可能升高兩岸對立,阻礙對話與合作的可能性。

守護民主防線:拒絕中共的法律滲透

台灣是一個民主法治社會,保障人民自由與隱私是核心價值。因此,我國政府應持續強化國防與法律體制,以防範中共透過法律手段對我國公民進行滲透與控制。

在面對中共日益加劇的統戰壓力下,台灣民眾應警惕各類「軟性滲透」,包括居住證帶來的身份模糊與法律威脅。國防與國安單位需進一步加強反制機制,確保人民資訊安全不受侵害,同時持續提升社會對統戰策略的警覺性與抵抗力。

陸委會警示,中共推動「居住證」政策,是利用法律手段,藉由個資蒐集對台灣民眾進行監控與控制。意在將台灣人納入「中國籍」框架,進一步模糊兩岸界線,削弱台灣法制規範與國際身份。(資料照)陸委會警示,中共推動「居住證」政策,是利用法律手段,藉由個資蒐集對台灣民眾進行監控與控制。意在將台灣人納入「中國籍」框架,進一步模糊兩岸界線,削弱台灣法制規範與國際身份。(資料照)

真正的和平,需要平等與尊重

兩岸關係的發展應建構於互信與對等的基礎上,而非透過法律操作與隱形控制來擴張勢力範圍。中共若真心追求和平與合作,應以尊重台灣主權與人民選擇為前提,而非一再挑戰台灣的法制與民主價值

唯有中共放棄統戰手段,雙方才能真正促成對話的契機,進一步推動互惠合作與穩定發展。面對此局勢,台灣必須堅守民主陣線,加強國防與國安政策,確保主權與人民自由不受侵犯。

(作者為淡江大學戰略事務研究所助理)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