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別讓老人成為防詐最後的孤島

◎范振家

知名藝人譚艾珍驚傳被詐騙,鄰近日本的老人被詐騙問題同樣也日益嚴重,詐騙行為不分國界且特別針對老年人群。在這種背景下,我們不禁要問,政府的防詐宣導活動是否真正達到了預期的保護作用?從政府大力推動的各種防詐宣導活動看來,似乎是一場充滿氣勢的展示,彷彿掌握了所有防止詐騙的策略。一旦深入檢視這些宣導活動的實質內容和效果,便會發現它們更像是一場自我慶祝的「盲點秀」。這場宣導盛宴最終忽略了真正需要幫助的特定老人族群,讓他們在詐騙的風險中變成無助的觀眾,甚至成為詐騙集團眼中最無防禦的「肥羊」。

詐騙行為不分國界且特別針對老年族群,資深藝人譚艾珍日前也在社群平台分享遭詐過程,提醒民眾留意。(擷取自譚艾珍臉書)詐騙行為不分國界且特別針對老年族群,資深藝人譚艾珍日前也在社群平台分享遭詐過程,提醒民眾留意。(擷取自譚艾珍臉書)

宣導資源集中,同溫層裡自嗨

政府大力依靠里長組織進行宣導活動,似乎只相信這一模式就能打通「基層脈絡」。然而,這種做法更像是在同溫層裡畫地自限,宣導的訊息頂多在既有的社會聯繫中打轉,無法滲透至社會邊緣族群。那些缺乏社會資源支持的老人、語言不通的外籍配偶,或是行動不便的獨居長者,根本無緣參與這場「盛大宣導」!

試問,防詐騙宣導的對象是否僅僅是那些在社區活動中積極參與的老人?難道那些身陷詐騙風險更高的孤立老人,就註定只能靠命運自求多福?我們是否該反思,這樣的資源分配究竟是在保護老人,還是在加劇社會的不公平?

政府大力依靠里長組織進行防詐宣導活動,這種做法可能無法滲透至社會邊緣族群。那些缺乏社會資源支持的老人、語言不通的外籍配偶,或行動不便的獨居長者,根本無緣參與。圖為新竹市警方成立「打詐里長隊」,將防詐識詐延伸至基層宣導。(新竹市警察局第三分局提供)政府大力依靠里長組織進行防詐宣導活動,這種做法可能無法滲透至社會邊緣族群。那些缺乏社會資源支持的老人、語言不通的外籍配偶,或行動不便的獨居長者,根本無緣參與。圖為新竹市警方成立「打詐里長隊」,將防詐識詐延伸至基層宣導。(新竹市警察局第三分局提供)

淺嘗輒止,宣導成了走過場

從大街小巷掛滿的防詐海報,到偶爾舉辦的社區講座,政府的防詐宣導似乎熱鬧非凡。然而,這種「蜻蜓點水」的宣導模式,看似努力,其實淪為形式主義的標本。講座開完、傳單散發後,老人們記住的或許只是茶點的甜美,而非防詐的關鍵。

真正的防詐教育應該深入到老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持續不斷地建立防詐意識。然而,現實卻是,宣導僅僅止步於表面,甚至無法與詐騙集團日新月異的手法抗衡。政府的宣導策略,真的以為老人的注意力和記憶力可以比肩年輕人嗎?這樣的政策設計,難道不是對老人群體的深刻誤解?

宣導成效靠「數字騙局」堆積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政府對宣導工作的成效評估,竟然只看次數和場次。只要場次達標,次數達標,似乎成果就「達成」。但這種對數字的迷信,是否已經完全忽略了成果的實質?宣導過後,老人們是否真的提升了防詐能力?詐騙案件是否因此減少?這些關鍵問題似乎從未被重視

真正的防詐教育應該深入到老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持續不斷地建立防詐意識。圖為「打詐台北隊」到榮濱商店街宣導防詐。(資料照,記者王冠仁翻攝) 真正的防詐教育應該深入到老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持續不斷地建立防詐意識。圖為「打詐台北隊」到榮濱商店街宣導防詐。(資料照,記者王冠仁翻攝)

更諷刺的是,這種數字導向的宣導方式甚至可能催生另一種「內部詐騙」:為了完成場次目標,草草湊成活動,甚至對受害者後續的需求不聞不問。最終,真正需要保護的老人們依然在詐騙的風險中孤軍奮戰。

防詐的本質不在於數字績效,有效的防詐宣導更不應僅是警察的單一部門工作,而應該是一項跨部門的合作任務政府應當捨棄機關本位主義的陋習,結合民政、社政、衛政、教育等多個部門,發揮整合效能,共同打造一個多層面、全方位的防詐教育和宣導體系。在詐騙手段越發精進的今天,政府若繼續僅限於數字和場次的外表,無異於將老人群體推向風險深淵。與其高舉宣導旗幟在同溫層裡自嗨,畢竟,防詐的本質不在於數字,別讓老人族群成為最後的孤島!

(作者為管理學博士)

☆自由時報電子報提醒您,防詐騙專線︰165,報案專線︰110☆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