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萱綺
南韓近日的政治局勢再次成為國際焦點。在尹錫悅政府宣布戒嚴令失敗後,大批民眾湧上街頭,尤其是年輕一輩,利用創新的方式表達不滿。其中,示威者手持偶像應援手燈,隨著流行音樂高喊彈劾口號的畫面,不僅展現了新世代的力量,也讓人深思民主抗爭的形式與內涵。
南韓尹錫悅政府宣布戒嚴令失敗後,大批民眾湧上街頭,年輕示威者手持偶像應援手燈,隨著流行音樂高喊彈劾口號,展現了新世代的力量。(歐新社)
一、K-POP與抗議的結合
在首爾國會大廈外的抗議現場,南韓流行女團aespa的新歌《Whiplash》響徹雲霄,伴隨著整齊劃一的口號聲:「彈劾、彈劾、彈劾尹錫悅!」示威者手持應援手燈,揮舞著寫有標語的旗幟。這些畫面迅速在社群媒體上瘋傳,吸引更多年輕人參與。
此次抗議形式與過往的燭光集會形成對比。36歲的韓流男團ATEEZ粉絲李瑟琪(音譯)指出,手燈與流行音樂降低了抗議的門檻,讓活動變得更平易近人。與往昔可能帶有暴力色彩的抗爭不同,這種方式更容易引發共鳴。
二、民主制度的挑戰
南韓此次戒嚴事件暴露了民主制度在危機中的脆弱性。政府以維穩為名試圖集中權力,卻引發大規模抗議,進一步加劇了社會的不信任。尹錫悅政府的不當行為,包括涉嫌叛亂罪的指控,讓南韓民主制度面臨嚴峻考驗。
警方高層與多位政府官員遭限制出境,顯示這場政治風暴尚未平息。南韓歷史中曾多次因軍人干政引發暴動,從1980年代民主紮根以來,抗爭始終是民主進程中的一部分。
三、年輕世代的力量與台灣的借鏡
年輕一輩將應援文化融入政治抗爭,體現了他們善用流行文化傳遞訴求的能力。從燭光集會到如今的手燈抗議,南韓民眾展現了高度的創造力與行動力。
對台灣而言,這是一個重要的啟示。我們的年輕世代同樣深受流行文化與社群媒體的影響,如何透過創新的方式讓更多公民參與民主,是值得借鑒的重點。無論是利用音樂、影像,還是社交平台,我們都可以激發更多人關注公共議題,並以更具親和力的方式參與社會行動。
此外,台灣應強化教育,讓年輕人認識民主的價值與危機應對的重要性。透過學校、社群與媒體,傳遞民主的核心理念,培養更多願意參與的公民,才能鞏固我們的民主基石。
南韓民眾在公車窗戶貼上便利貼,呼籲罷免總統尹錫悅!(法新社)
最後的反思
南韓的短命戒嚴與學生的應援抗議,提醒我們民主的基石雖然珍貴,但仍需時刻警惕。守護民主不僅是政府的責任,更需要每位公民的參與與堅持。透過創新與包容的方式表達訴求,我們才能讓民主更具活力,應對未來的挑戰。
希望這次事件不僅能成為南韓民主深化的契機,也能為台灣與其他民主國家提供借鑒。年輕世代的行動力與創意,是民主未來的希望。
(作者為金融業)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